11月29日下午,睿信書院“悟言一室之內(nèi)”讀書交流會在綜教B104舉行。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里面,同學(xué)們交流了羅振宇老師關(guān)于為什么要讀書的心得;也聆聽了與會同學(xué)關(guān)于讀書的看法和感悟。
學(xué)生讀書感悟:
丁秋雨:他說讀書為了兩點:一是從書中感受到思考的樂趣,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思維方式。二是在小說營造的另一個世界自在徜徉。他特別喜愛博爾赫斯,常常沉迷于他那迷宮式的小說而無法自拔,也十分贊同博爾赫斯所言:天堂應(yīng)當(dāng)是圖書館的模樣,因為讀書對他實在太重要了。他也時常讀些社科類的書籍,經(jīng)濟(jì)學(xué)原理,人類簡史,讓他了解到人類社會的運(yùn)作方式與演變。暑期所讀的解憂雜貨店,則讓他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到人世冷暖。
關(guān)詩卉:她說她讀書是為了快樂。在一天繁忙的作業(yè)、惱人的壓力過后,在夜晚一個人靜靜地翻開一本書,就像是進(jìn)入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天地,在這個空間之中,沒有高數(shù)、沒有模電、沒有掛科,有的只是安靜與幸福。讀書是她避開外界喧囂,在內(nèi)心修籬種菊的方式,是她永遠(yuǎn)依戀的伊甸園。
李灌樺:在她看來,讀書能夠讓一個人建立完善的三觀,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紛亂的社會輿論帶跑。但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多數(shù)時候,當(dāng)她捧起書本,只是想享受閱讀的樂趣罷了。她偏愛周國平的那句話——“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xué)、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終于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閑暇時分,能夠隨手翻開喜歡的書籍,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之中,大抵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吧。
韋紹江:他說他讀書是為了體驗、為了感悟。家庭的限制讓他無法從容地選擇自己心儀的文科,但在理科的硬邏輯之下,他并未放棄自己心中的他一方柔軟。他喜歡看各種書,是喜、是哀、是怒、是憂,他都喜歡去品味。書為他提供了一個精神上的蟲洞,在這里,他可以任意穿梭,去任何人的筆下,體會不同人的心境;在他人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影子。
肖明浩:他說他讀書沒有那些特別大的抱負(fù),他可能無法做到張載所言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生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但是他卻想做一個王小波那般永遠(yuǎn)清醒的游客:“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這世上,無非是想弄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人 ”。他喜歡各種書,喜歡與不同書籍中的人物相識,可能對于他來說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他的朋友,每一則別人筆下故事都可以在他的心湖泛起漣漪。
陳澤楷:他喜歡讀各種人的傳記,在這些傳記中,他可以反思、可以借鑒、可以成長。埃隆馬斯克、扎克伯格、喬布斯、雷軍……都曾是他拜讀的對象。他說他小升初的一次事故讓他的眼差點失明,這時再次捧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似書中的海倫·凱勒就是他,悲傷、絕望但永不放棄,這本書讓兩個時代、兩個空間、兩個互不相關(guān)的人互通了心靈,交融了情感。
余柯岑:他說他讀書也是為了快樂,不刻意地想從書中獲得什么,就是隨遇而安,可能在書中某個不起眼的地方,就莫名獲得了啟發(fā)、收獲了感動,他為這種柳暗花明的感覺著迷、心動。他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紅樓夢》,他曾三次捧起這卷名著,深深的折服于曹雪芹細(xì)膩的筆觸、精心的情節(jié),他說他佩服曹雪芹能夠?qū)⒆钗⑿〉牡胤皆O(shè)計地精妙無比,在縫隙之中嵌入黃金,也正是這一點一點的微小,讓整本書熠熠生輝。他說來北京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觀園看一看,來時太忙,無暇顧及,直到國慶,他一個人終于踏入了大觀園的大門,他說他感覺別人可能會不理解:不就是一個破院子嗎?干嘛浪費(fèi)國慶的大好時光獨自前往呢?但對于他來說,觸景生情,透過這樸素的院子,他可以望見賈府的興衰、可以欽羨寶玉的摯情,對于別人這可能是一座有文化氣息的園子,但對他來說這里是一則故事,是一首長詩。
每個人一方獨一無二的天地,每個人對讀書也都有自已的見解,有人為了知識;有人為了快樂;有人為了體驗;有人為了成長;也有人沒什么目的,單純?yōu)榱擞鲆姟km然讀書目的各異,但歸于對書的情結(jié),每個人又相差無幾。只要你愛讀書,睿信“悟言一室之內(nèi)”讀書會,就有你的一席之座。
在今后的讀書會中,我們會預(yù)先確定一本書(由同學(xué)討論決定),讀書會將圍繞這本書展開。有想法的同學(xué)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參與讀書的討論,下次讀書會的主題可能就是由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