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藝術學院2011年國際學術設計論壇公告
回顧西方工業(yè)設計史,,無論是上個世紀初的現(xiàn)代主義大師們,,還是70年代的環(huán)保主義倡導者,,各個時期的先鋒設計師總是一群走在時代前沿的人物,,他們視社會進步為己任,,立志通過設計改善人類生存條件,優(yōu)化我們身邊的有形世界,。的確,,設計是一個與科技,經濟乃至政治等眾多領域緊密相關的行業(yè),,同時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正因為如此,設計的使命也總是和時代的發(fā)展息息相關,。
剛剛走過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設計行業(yè)在全球各地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中國,,近幾年來政府頻頻出臺有關發(fā)展設計和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力圖實現(xiàn)從制造加工業(yè)到新型工業(yè)為主體的經濟結構轉型。在西方,,眾多設計師紛紛開始尋求設計在它的服務與功能性之外的意義,,探索更環(huán)保,更尊重傳統(tǒng)和人性的道路,;對“設計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研究,,“批判性設計”(Critical Design),以及 “手工藝運動”(DIY and Craft Movement) 是當今多所設計教育與研究機構重點討論的話題,。加之,, 近年來,整個世界的自然災害頻發(fā),,災害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多和變化,在很多時候我們又顯得束手無策,。所以, 努力建構生態(tài)文明,,減少資源浪費,,基本形成節(jié)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產業(yè)結構、增長方式與消費模式 ,,是我國今后發(fā)展的重點所在,。設計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設計的發(fā)展趨勢影響著人類的延續(xù)和文明進程,。
在這樣的變革中,, 設計的含義不斷得到新的審視和探討。當代的設計師們肩負著哪些新的使命,,又面臨著哪些新的挑戰(zhàn),?設計行業(yè)的使命是否因為地域和文化的區(qū)分而不同?多元化的對話語境中,,又存在著哪些共同思考和合作的可能性,?北京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就以上話題與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和策展人展開一次跨地域的,、長期的對話與交流,。
主題:變革中的行業(yè)--—— 當代設計新的使命
主辦: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時間: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13:30
地點: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報告廳
論壇內容:
13:30 論壇開幕
13:45 王樂耕講座
14:15 本杰明·盧瓦約特講座
14:45 茶歇
15:30 邱越講座
16:00 特里斯坦·凱柏勒 講座
17:15 專家分成兩組分別與學生代表圓桌討論
(中心教學樓11層1120和1113)
專家簡歷:
王樂耕
曾就讀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獲學士與碩士學位,。他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韓國釜山東西大學教學交流,。1999到北京理工大學工業(yè)設計系工作并主持建設陶藝工作室。2007 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攻讀博士學位,。他的陶瓷作品曾 入選迎千禧國際陶瓷藝術邀請展,,清華大學國際陶瓷藝術交流展,韓國東西大學舉辦個展,韓國利川第3屆國際陶瓷藝術展和打開陶藝之門——中韓陶藝作家交流展等多次國內外展覽,。自1997年來,,他曾多次帶領學生赴陜西,江蘇,,河南和內蒙等地實地考察研究地方陶瓷工藝,。
本杰明·盧瓦約特
法國當著名的年輕策展人,他專長于20世紀的設計與裝飾藝術史,,為世界多家著名博物館和設計刊物咨詢并撰稿,。《了解藝術》(Understanding Art) 的設計專欄作家,,長期為《建筑時報》(Construction Times)供稿,。曾出版《皮爾·卡丹的演化》(Pierre Cardin Evolution,2006)和《老派的回歸》(The Return of Old Style,2008)兩部著作。2006年,,他在巴黎創(chuàng)辦Loya-B藝術工作室,,合作拍攝紀錄片《設計師的宇宙》(The Designer’s Universe)。 2007年,參與策劃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設計對抗設計”(Design Against Design)展覽,,負責其中現(xiàn)代部分的研究和編輯,。 同年,,擔任法國圣泰田國際設計雙年展策展人,,策劃單元展“預言”。
邱越
畢業(yè)于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分別獲工業(yè)設計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設計領域的碩士與博士,。他曾擔任南京自動器械廠器械設計專家和北京沃爾斯新技術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負責動力機組的設計與研發(fā),。自1994年來,,他連續(xù)擔任中國最大的動力系統(tǒng)制造與供應廠家之一,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設計顧問,。1995年至今,,邱越擔任北京北京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負責工業(yè)設計課程,。
特里斯坦·凱柏勒
畢業(yè)于FIT,。作為建筑師、策展人和設計師,,先后參與過60多個文化和商業(yè)展覽,。1996年,他開始作為獨立建筑師和策展人工作,。 1999年之后,,經營和管理Morphing Systems,該事務所因承接數(shù)量眾多的文化,、展覽項目而廣受國內國際關注,。1994年起,他在瑞士,、法國和德國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執(zhí)教,。2009年至今,擔任洛桑藝術和設計學院教授,。2004年,,特里斯坦·凱柏勒和芭芭拉·霍澤爾共同建立了霍澤爾和凱柏勒建筑事務所,成功參與了多個國際文化項目,。2008年,,芭芭拉·霍澤爾和特里斯坦·凱柏勒獲得瑞士聯(lián)邦設計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