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榮休教授贈母校36年前博士論文
發(fā)布日期: 2019-09-11 供稿:中國新聞網(wǎng)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原文標題:北理工榮休教授贈母校36年前博士論文
原文鏈接:http://mil.chinanews.com/cul/2019/09-10/8953129.shtml
在第35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66歲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馮長根光榮退休,。在該校教師節(jié)表彰大會的榮休儀式上,馮長根鄭重將自己36年前在英國完成的博士論文捐贈給了母校,。沉甸甸的全英文博士論文裝幀精美,,扉頁上“本論文獻給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在最醒目的位置。
上世紀60年代末,,16歲的馮長根便到農(nóng)村插隊,。1975年,只有初一文化水平的馮長根成為了北京工業(yè)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一名工農(nóng)兵大學生,。大學期間他抓緊時間,、拼命學習,用3年時間完成了從中學到大學的9年學業(yè),。
馮長根成為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公派留學生,,赴海外求學。1979年到1983年,,馮長根在英國利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四年里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他不僅完成了博士課題的研究,,而且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了十四五篇有創(chuàng)見的論文,完成了雙倍的學業(yè),。
“我常在實驗室或計算機室干到晚上12點,,有時甚至到深夜一二點鐘。累了,,打一個瞌睡,渴了,,喝一杯冷水,。晚上回到宿舍的時候,雖然很疲勞,,但心里是充實的,,因為我沒有浪費寶貴的時間。”馮長根這樣回憶自己的留學生活,。
初到英國時,,馮長根考慮到燃料與能源系的專業(yè)與當時國家急需有一定的距離,便申請轉(zhuǎn)到物理化學系學習含能材料,,因為在中國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需要含能材料的地方很多,。后來,馮長根成為兩個系共的有研究生,。
留學期間,,馮長根在廣泛研究前人熱爆炸理論的同時,找出了自己的攻關(guān)選題,,發(fā)表了一批價值很高的研究論文,。他的博士論文也獲得利茲大學當年最佳物理化學博士論文獎。
回國后,,馮長根回到母校任教,。33歲,馮長根完成了專著《熱爆炸理論》,,這是由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系統(tǒng)介紹熱爆炸理論,、介紹放熱反應及臨界性質(zhì)的理論書籍。1988年,,馮長根成為北京理工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教授,,時年36歲。
在之后幾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馮長根在火工品與煙火技術(shù),、燃燒與爆轟、安全科學與技術(shù)和新材料領(lǐng)域,,以及燃燒與爆轟理論等方面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曾任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協(xié)書記處書記,。
“我的外國同窗們喜歡將論文獻給妻子??晌蚁?,我能有幸在英國完成博士論文,全仰賴祖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仰賴祖國為我創(chuàng)造的受教育機會,。我只希望,今后如果有人在圖書館查閱博士論文看到扉頁時,,能知道有個中國人在國外求學期間,,并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馮長根說,。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表示,,希望老一輩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和為師之道薪火相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