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國主義精神從1放大到N
發(fā)布日期: 2019-11-15 供稿:中國青年報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原文標題:讓愛國主義精神從1放大到N
原文鏈接:http://zqb.cyol.com/html/2019-11/14/nw.D110000zgqnb_20191114_6-01.htm
11月9日,,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三學生丁超男在微信朋友圈以文字加“九宮格”的形式發(fā)布了幾十張圖片,,為自己的云南宣講之旅畫上了句號,。
丁超男不僅以廣場合唱團分指揮的身份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而且成為宣講團的一員,,與北京語言大學師生一起到云南進行宣講,。
據(jù)了解,,10月24日,,教育部黨組會同北京市在清華大學召開首都教育系統(tǒng)服務保障國慶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暨首場宣講報告會,通令嘉獎參與服務保障工作的全體師生,,并部署動員了首都高校師生奔赴全國各高校開展宣講工作,。10月30日起,,來自52所高校的近400名師生組成30個宣講團,奔赴全國100余所高校進行宣講展示,。按照一個宣講團對接一個省份和地區(qū)的工作安排,,各宣講團在每個省(區(qū),、市)分成2至3個小組,,集中開展一次宣講,深入本地高校組織2至3場交流研討,,全面覆蓋本地各級各類學校師生代表,。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宣講團的首場報告會上指出,通過參加國慶活動,,首都高校師生共同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大課,,“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通過宣講分享活動,,“實現(xiàn)從1到N的放大效應”,。
很多參加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的師生都有一句口頭禪:“有一種自豪,叫我是國慶群眾游行方陣中的一員,?!?/p>
清華大學博士生韓旭是群眾游行“偉大復興”方陣的一員。
在深圳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宣講時,,韓旭說,,群眾游行結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高清的方陣照片放大再放大,,試圖在茫茫人海里找到自己,。然而,他找到的自己“露花不露臉,,全是像素點”,。但就是這樣一張幾乎辨認不清的面孔帶給韓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方陣里的3514名清華師生,在電視上,、圖片中都只是一團團花球,。但正是這一團團花球,在這個特殊的暑假里,,匯成了我們宏大的第18方陣,。”
其實,,在宣講的過程中,,首都師生首先完成的是對自己的教育。
在國慶活動中,北京理工大學教師黃天羽的主要任務是帶領6名研究生,,為國慶聯(lián)歡主題表演“流光溢彩”的演員規(guī)劃跑動路線,、實現(xiàn)光屏內容的呈現(xiàn)?!熬媲缶?、萬萬無一失”是本次國慶保障工作的總要求。對黃天羽來說,,“精精益求精”就是用數(shù)學模型,,規(guī)劃好每一個表演畫面中3290名演員的站位;通過計算機編程,,求解3290名演員在表演中的運動路線,,把張藝謀導演的創(chuàng)意準確地呈現(xiàn)出來。
最終,,黃天羽和學生為每名演員計算出一本“密碼手冊”,里面記錄了每位演員在32分鐘,、3129個節(jié)拍下的所有運行軌跡和表演動作,,每本數(shù)據(jù)都不同且相互關聯(lián)。
“當我們意識到,,每一個微小的錯誤都會乘以3290倍時,,就是連熬多少個通宵都不覺得困。我們必須保證萬無一失,!”黃天羽說,。
10月1日,在集結出發(fā)前6小時,,黃天羽見到了演員們交回的密碼手冊,,3290本15公分厚的手冊像小山一樣,總重3.7噸,。正是這樣一份“沉甸甸”的手冊,,讓黃天羽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她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有幸參與國慶任務,,不僅是一場身心的砥礪,更讓我對作為一名北理工人如何傳承紅色基因,、立德樹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如此動人的故事,、鮮活的講述,,必然會感染更多人。
北京市這樣總結本次宣講活動:這次全國范圍內的宣講活動,從一方與另一方的傾訴傾聽變?yōu)殡p方乃至更大范圍內的交流互動,,愛國熱情被空前激發(fā),,為國奮斗的力量被有效凝聚,個人的思想與國家的意志空前地一致,。各宣講團以相同赫茲的愛國頻率讓全國高校師生同頻共振,,聯(lián)結起最大同心圓,奏響時代最強音,,實現(xiàn)了愛國情感從1到N的放大效應,。
確實,很多大學生被感動著,、被震撼著,。
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藏族學生澤郎初,在國慶廣場聯(lián)歡表演的最中心區(qū)域,,承擔第一篇章《好兒好女好家園》的領舞,。“那一晚,,我們在天安門前激情地舞蹈歌唱,,之前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都化為烏有;那一晚,,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那是值得銘記一生的最寶貴時刻?!睗衫沙跽f,。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500余名學生聽了由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工商大學12名優(yōu)秀青年師生代表組成的宣講團宣講后紛紛表示,,要以宣講團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這次宣講活動除了有宣講者精彩的故事講述外,,各地高校還組織了交流研討會、參與黨團日活動等交流分享,,擴大了宣講活動的輻射面和受益面,。比如,四川省通過小花絮,、短視頻,、故事會等形式實現(xiàn)了場景再現(xiàn),讓更多人分享收獲,。貴州省利用網絡手段最大范圍覆蓋高校師生,,直播觀看量達到50萬余次。浙江大學把宣講團分享的故事轉化為思政課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一步研討互動,,增強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華中師范大學則在舉行集中宣講報告會時,同步組織“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