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上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大課
發(fā)布日期: 2019-12-31 供稿:光明日報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原文標題:高校要上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大課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12/31/nw.D110000gmrb_20191231_1-15.htm
【教育探索】
初心和使命,激勵著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黨創(chuàng)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同樣要牢記精神源點,,肩負起黨賦予高校的特殊使命任務,。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北京理工大學傳承紅色基因,,對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中之重,,堅持上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大課,為青年學生打好思想底色,,奠定成才之基,,為一流大學建設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
1.立足“教什么”,,高度聚焦教育內容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了八項基本內容,,從我國獨特的歷史和國情出發(fā),確立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內在規(guī)定性和基本遵循,。北理工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中,,緊緊圍繞八項基本內容,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遵循,,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作為貫穿始終的主題主線,,把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六個方面作為歷史維度與現(xiàn)實維度協(xié)同教育的主要面向,,通過融合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學校社會各個方面的資源力量,,在歷史與現(xiàn)實、國際與國內的對比中,,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幫助大學生實現(xiàn)“四個正確認識”,,堅定“四個自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理工把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學習教育重點內容,,加強黨史、新中國史與北理工校史“三部歷史教育”,,抓好典型選樹與宣傳,、宣講“三項宣傳教育”,著力黨員領導干部,、黨員教師和學生骨干“三大群體教育”,,不斷放大愛國主義教育輻射效應,。
2.探索“怎樣育”,系統(tǒng)建構教育體系
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和大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創(chuàng)造性開展,,讓教育行為直達內心、形成共鳴,。北理工在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著力抓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建好思政課這一立德樹人關鍵課程,,推動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強化“價值塑造,、知識養(yǎng)成,、能力鍛煉”三位一體人才培養(yǎng)實踐;著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把好教師入口關,,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系統(tǒng)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讓懂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愛國奮斗精神的教師講愛國。
同時,,著力提升第二課堂愛國主義教育的親和力感召力,,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載體方法手段,形成對第一課堂的積極補充和生動呼應,,讓第二課堂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高地,。比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理工在師生中廣泛講述“新中國第一個國慶日的北理工故事”——1948年底至1949年初,,華北大學工學院150名師生參與平津解放接收工作,這是北理工政治可靠的鮮明體現(xiàn),。之后,,伴隨新中國成立,北理工隨黨中央由河北遷入北平辦學,。為了保障開國大典順利舉行,,學校師生積極參加天安門廣場清理工作,,在勞動競賽中榮獲第1名。1949年10月1日,,師生光榮參加開國大典,,在天安門金水橋邊接受黨中央檢閱,并參加了閱兵儀式之后的群眾游行活動,。北理工通過講好這個故事,,為師生標定新時代北理工人同慶國慶的精神源點,激揚學生愛國奮斗精神,,系起共同的價值紐帶,。
3.把握“如何愛”,不斷提升教育實效
愛國主義不是空洞的口號,,不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是培養(yǎng)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相統(tǒng)一的過程,,是用教育啟迪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振奮報國之志的過程,。因此,,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中,北理工首要引導青年學生深刻準確把握愛國主義之“愛”,,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青年學生理性愛國就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制度優(yōu)勢,堅定不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實現(xiàn)國家富強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以堅定的信念,、真摯的情感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同時,,北理工重視教育青年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表達“愛國”,拿出實質性舉措帶動青年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比如,,學校制定一系列文件制度、出臺相應支持保障政策鼓勵和引導畢業(yè)生到國防,、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畢業(yè)生到國防系統(tǒng)就業(yè)人數(shù)占直接就業(yè)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到基層就業(yè)人數(shù)逐年攀升,。基于對愛國主義之“愛”的系統(tǒng)思考和把握,,北理工還注重引導學生既關注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又尊重世界各國的歷史特點、文化傳統(tǒng),,鼓勵師生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用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鑄魂育人,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要求和應有之義,。高校要把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一流人才教育培養(yǎng)全過程,,讓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煥發(fā)新活力。
?。ㄗ髡撸罕本┦辛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zhí)筆人:包麗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