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結題驗收會在山東東營舉行
發(fā)布日期:2023-03-13 供稿:信息與電子學院 王銳 攝影:信息與電子學院
編輯:艾李麗 審核:崔嵬 閱讀次數(shù):2月23日至26日,國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學部分別在北京與山東東營對北京理工大學牽頭的首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面向動物遷飛機理分析的高分辨多維協(xié)同雷達測量儀”進行了驗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陸建華院士,、計劃與政策局副局長楊列勛,、生命科學部副主任呂群燕,、項目驗收專家組組長吳劍旗院士,、程和平院士,以及技術專家,、儀器測試專家,、財務與檔案檢查專家等19人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參與驗收。
項目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院士,,項目監(jiān)理組專家洪文研究員,以及參研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理工雷科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科學院動物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參研人員,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王博教授,、科學技術研究院,、計劃財務部、資產(chǎn)與實驗室管理處,、檔案館等部門同志以及項目組團隊共計70余人參加會議,。
2月23日至25日,,測試專家組入駐儀器現(xiàn)場(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示范基地)對儀器指標逐一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并形成《測試報告》,。財務專家組與檔案專家組在北京理工大學分別對項目財務與檔案資料進行了審核,,形成《財務驗收意見表》與《檔案審核意見》。
2月26日,,項目驗收會在山東東營召開,,驗收會開幕式由呂群燕主持。陸建華介紹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整體情況,,強調(diào)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的科學導向和定位,,向項目組和依托單位提出了要求與建議。要求項目組要長期做好儀器的穩(wěn)定運行和推廣工作,,獲得更多,、更全、更新的科學觀測數(shù)據(jù),,建立開放共享機制,,并加強與儀器使用單位的聯(lián)系與合作,培養(yǎng)雷達,、生態(tài),、氣象等前沿交叉學科人才,探索科學研究的新現(xiàn)象和新機理,,深入解析和挖掘儀器的科學價值,,持續(xù)產(chǎn)生重大的科研成果。
王博對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院士和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給予北理工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作為學校牽頭獲批的第一個基金委部門推薦儀器項目,,各單位在項目研制過程中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在項目組織管理,、場地,、人才條件等方面提供了充足保障,該項目涉及雷達,、生態(tài)等多個學科,,是典型的交叉學科研究項目,研制過程中已產(chǎn)生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成果,,此次會議將由項目組向各位領導,、專家匯報項目完成情況,希望各位領導,、專家驗收把關,。
驗收專家組認真審閱了驗收材料,,聽取了項目負責人龍騰院士關于儀器完成情況的匯報、項目監(jiān)理組的監(jiān)理匯報,、以及儀器測試,、財務驗收和檔案審查情況匯報,現(xiàn)場考察了研制完成的儀器設備,,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了深入討論,。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順利完成了儀器的研制任務,實現(xiàn)了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達到了預期目標。專家組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龍騰院士代表項目組成員對基金委領導以及參與本次驗收評審的各位專家和監(jiān)理組成員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在基金委領導,、監(jiān)理組和各位專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該項目順利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并通過結題驗收,但項目結題并不是終點,,而是面向新任務的新起點,。項目組將按照專家組意見和基金委要求,建立儀器開放共享機制,,充分挖掘儀器科學價值,,不斷拓展儀器應用面向,主動服務全國昆蟲雷達組網(wǎng),、全國天氣雷達空中生態(tài)監(jiān)測等,,支撐我國動物遷飛重大科學研究跨越發(fā)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