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團隊在氮化碳基半導體光催化合成能源品方面發(fā)表綜述文章
發(fā)布日期:2022-09-30 供稿:生命學院 攝影:生命學院
編輯:肖雯 審核:周連景 閱讀次數(shù):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綠色生物制造團隊在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光化學材料方面發(fā)表綜述文章,,相關成果以“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C3N4-based Materials for Fuels Photosynthesis from CO2 or H2O Based on Reaction Pathway Insights”為題發(fā)表于頂級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影響因子9.965),,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2019級博士生賀濱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孫劍教授,。
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劇及人口的不斷增長,,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成為全球性問題。探索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生產(chǎn)及CO2高值化利用對于緩解能源危機,、改善環(huán)境狀況以及促進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啟發(fā),以太陽光為驅動力,,在半導體催化劑的作用下,,實現(xiàn)光催化CO2轉化(CRR)及光解水制氫(HER)正在逐步成為具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Φ牟呗浴H绾魏侠淼卦O計高效的半導體光催化劑已成為相關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圖1),。
圖1. 基于Web of Science及VOS Viewer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熱點示意圖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為一類具有可見光響應的非金屬有機聚合半導體,,被譽為“圣杯光催化劑”,在實現(xiàn)上述過程中表現(xiàn)出獨特的優(yōu)勢(如綠色,、經(jīng)濟,、產(chǎn)物多樣等),然而,,受帶隙結構,、界面特性等影響,g-C3N4催化效率難以有效滿足實際需求,。針對g-C3N4可見光利用率低,、載流子復合嚴重等問題,課題組前期對其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改性研究,,從化學修飾、異質結強化,、電子調(diào)控角度出發(fā),,發(fā)展了基于生物基碳修飾( Appl. Surf. Sci. , 2020, 527, 146737; Green Energy Environ., 2020, 823-845),、堿金屬-同質結構建( Appl. Surf. Sci. , 2022, 575, 151695),,聚合離子液體納米核殼材料復合( Chem. Eng. J., 2022, 135625)等策略,較好地提升了g-C3N4的可見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以及光解水產(chǎn)氫性能,。在本綜述中,,作者嘗試將HER及CRR催化反應過程分解為5個主要步驟(圖2):① 光子吸收及載流子產(chǎn)生、② 載流子分離及遷移,、③ 反應物的吸附及活化,、④ 界面氧化還原反應以及⑤ 產(chǎn)物的脫附;其中,,①~③是主要的決速步驟,。其中,光子吸收作為第一步?jīng)Q定了對太陽光的利用率。作者指出通過表面光敏化,、等離激元共振效應(SPR)可以有效地拓展光譜吸收范圍,,增加對可見光的捕獲能力,進而產(chǎn)生更多的電子空穴對,。同時,,作者通過分析光敏化及SPR效應的作用機理,詳細闡述了這兩種策略的設計原則及應用條件,。針對載流子復合嚴重的問題(第②步),,作者從問題的原因出發(fā)(帶隙、導電性等),,總結了主要解決策略,,如異質結構建、元素摻雜及提高結晶性等,。進而,,詳細討論了異質結種類、摻雜元素及結晶性提升的作用機理,、優(yōu)缺點,、構建策略等。針對反應物的活化和吸附(第③步),,作者指出通過界面修飾及多孔材料復合能增加對反應物的吸附活化,,抑制副反應發(fā)生,從而提升催化反應的效率,。
圖2. CRR及HER的反應過程及強化手段
最后,,針對設計高效光催化劑用于CO2轉化及氫能制備,作者認為催化劑的設計除了要關注材料結構和性能之外,,還需要更加關注反應體系的特點和難點,。因此,結合先進的原位表征手段,,深入地理解CRR及HER的反應機理,、光生載流子的傳輸路徑、反應物的界面行為等,,對于催化劑的設計具有重要意義,。發(fā)展多場耦合策略(光-熱,光-電,,光-酶等)能夠集合多重優(yōu)勢,,實現(xiàn)CRR及HER過程反應速率的大幅提升。本工作的開展旨在為設計高效光催化材料,、光熱材料等提供參考和借鑒,。
論文詳情:Bin He, Yuandong Cui, Yu Lei, Wenjin Li, Jian Su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C3N4-based Materials for Fuels Photosynthesis from CO2 or H2O Based on Reaction Pathway Insights. DOI:10.1016/j.jcis.2022.09.114.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2.09.114.
附團隊簡介:
綠色生物制造團隊圍繞國家“雙碳”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需求,,注重化學、生物,、化工,、材料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功能化離子液體基礎及應用研究,,具體方向包括功能化離子液體設計及微環(huán)境作用,,生物基化學品和材料合成,光,、電,、熱、生物等過程耦合,,以及仿生功能器件構建等,。團隊現(xiàn)有教師3人,負責人為孫劍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特立青年學者,,中國纖維素行業(yè)協(xié)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化工學會離子液體專委會委員,,中國膜工業(yè)協(xié)會醫(yī)藥生物用膜技術委員會委員,,Green Energy Resour. 編委,Energy Environ. Mater., Chinese J. Chem. Eng., Green Chem. Eng.等青年編委,,長期從事基于離子液體的綠色過程研究,。團隊成員閻繼鵬副教授,長期從事生物質的高效綠色轉化,,生物基材料及化學品的開發(fā)與利用,;趙偉東助理教授,一直從事新型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開發(fā)了多種新型SERS基底,,實現(xiàn)了SERS基底的規(guī)模化和圖案化制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