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課題組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發(fā)表弱酸(堿)置換強酸(堿)綜述文章
發(fā)布日期:2021-09-29 供稿:化學與化工學院
編輯:隆哲源 審核:王振華 閱讀次數:近日,,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學研究評述》)以“Strong Acids or Bases Displaced by Weak Acids or Bases in Aerosols: Reactions Driven by the Continuous Partitioning of Volatile Products into the Gas Phase”為題,在線發(fā)表了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張韞宏團隊的綜述文章,,討論了氣溶膠體系中弱酸(弱堿)置換強酸(強堿)的獨特現象,。
氣溶膠體系的物理化學性質與體相溶液相比,具有很大的差異,。表現在氣溶膠是一個多相分散系統,,凝聚相時刻與氣相發(fā)生能量和物質交換。氣溶膠顆粒往往尺寸微小,,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與體相體系相比,在動力學上氣溶膠顆粒內的組分更容易與氣相達到分配平衡,。國內的賀泓團隊,、葛茂發(fā)團隊以及國外的A. Laskin團隊等,就發(fā)現了大氣顆粒物中有機弱酸(乙二酸,、丙二酸等)置換無機強酸(鹽酸,、硝酸),引起了氯損耗,、硝酸鹽損耗問題,,本團隊也觀察到有機弱堿(丁二酸鈉、丙二酸鈉等)置換中強堿(氨),,引起銨損耗現象,。
這篇文章分析了一種多相體系中發(fā)生的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體相不能發(fā)生的弱酸置換強酸,、弱堿置換強堿的熱力學過程,在氣溶膠體系中,,如果考慮到多相過程,,強酸或者強堿存在揮發(fā)性時,這個事兒是可以發(fā)生的,,熱力學上是允許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這是個動力學控制的過程,,由于氣溶膠分散到無限大的氣相中,,揮發(fā)速度依賴于氣溶膠的半徑,半徑越小,,置換的速度越快,。第三,結構要求,,這個揮發(fā)性的物質,,是不帶電荷的,是中性分子,,比如說氨氣或者氯化氫或者硝酸,,它們是以中性分子形式進入氣相的,但是它們在溶液中是帶電荷,,分別是銨離子,、氯離子、或者是硝酸根離子,。所以,,這些離子要么就是脫掉一個氫離子,要么就是拿到一個氫離子,,變成中性分子,,進入氣相。拿到一個氫離子也好,,脫掉一個氫離子也好,,它們對體相的PH緩沖區(qū)間有要求,這個緩沖區(qū)間的任務由弱酸或者弱堿承擔,,所以,,溶液相中還必須有緩沖的酸堿對兒,保證恢復持續(xù)進行,。
總的來說,,氣溶膠中發(fā)生的這些獨特的反應過程,對深入理解大氣氣溶膠的老化過程及相關物種的大氣循環(huán)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的第一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陳哲,,青年教師劉湃建立了動力學模型,定量分析了置換反應中氣溶膠的尺寸效應,,加之與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劉勇教授多次討論和共同撰稿,,得以完成本工作。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91544223)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1c0031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