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第十屆科技周開幕式暨馬寶華教授學術講座順利舉辦
發(fā)布日期:2015-11-30 供稿:榮凡 攝影:甄菲
編輯:機電學院 鄧巖 閱讀次數:
11月26日晚,北理工機電學院第十屆科技周開幕式在研究生樓101報告廳舉行。本屆科技周圍繞主題“共憶八系歲月,傳承機電文化”開展。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著名博士生導師馬寶華教授為開幕式作學術報告。機電學院黨委書記栗蘋及各院系的老師參加了開幕式并聽取了學術報告。

開幕式伊始,機電學院第八屆研究生會副主席李富洋簡要介紹了科技周系列活動安排及籌備情況。

隨后,機電學院黨委書記栗蘋教授為開幕式致辭。她指出,經過十年的不斷努力,科技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成為了機電學院文化傳承的陣地,推動了各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了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栗書記高度肯定了馬寶華教授對十年科技周的深切關懷,也代表機電學院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科技周發(fā)展的老師們表達了感謝。
本屆機電學院科技周活動包括高水平學術講座、研究生學術論壇、學術參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高水平學術講座是科技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開幕式上,著名博士生導師馬寶華教授為我們帶來題為《武器在歷史演變中的作用》的學術報告。

馬寶華教授就武器的重要性、現狀及發(fā)展方向等方面為我們展開報告。他介紹了武器在歷代戰(zhàn)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并用一段視頻形象的描繪了武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馬寶華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內容豐富多彩,語言幽默風趣,吸引了所有在場聽眾。馬寶華教授今年已經81歲高齡,但在全程兩個小時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與同學互動,他堅持站著講完報告的全部內容,這種對青年學生的關懷令人感動。

報告結束后馬寶華教授與現場的同學們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疑惑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至此,機電學院第十屆科技周開幕式順利結束。通過機電學院科技周活動,同學們不僅收獲了學術講座中的新知識與新觀念,得到了導師們對學術論文提出的專業(yè)建議,更堅定了十年科技周傳承下來的科技報國的信念。
馬寶華教授簡介:
馬寶華教授是我國現代引信系統分析和設計理論的奠基人,他主持研究了我國第一個“迫擊炮通用機械觸發(fā)引信”系列化等多項重點科研課題。曾獲國家級、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撰寫報告及論文100余篇。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國防科工局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探測與控制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目前,擔任中國兵工學會引信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參與組織制定“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中國引信技術預先研究計劃指南。對引信系統分析及引信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的建立,推動中國引信技術的發(fā)展和引信技術高級人才的培養(yǎng)做出了貢獻。
馬寶華教授簡介:
馬寶華教授是我國現代引信系統分析和設計理論的奠基人,他主持研究了我國第一個“迫擊炮通用機械觸發(fā)引信”系列化等多項重點科研課題。曾獲國家級、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撰寫報告及論文100余篇。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國防科工局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探測與控制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目前,擔任中國兵工學會引信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參與組織制定“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中國引信技術預先研究計劃指南。對引信系統分析及引信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的建立,推動中國引信技術的發(fā)展和引信技術高級人才的培養(yǎng)做出了貢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