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外國語學院邀請北京外國語大學王文斌教授作學術報告
發(fā)布日期:2019-05-15 供稿:外國語學院 徐嘉 攝影:易偉明
編輯:卞廣為 審核:姜愛紅 閱讀次數(shù):5月14日下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王文斌教授受邀蒞臨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并于中心教學樓515會議室作了題為“英漢語內(nèi)在性差異透析”的學術報告。外國語學院院長李京廉教授主持了本次報告會,副院長姜愛紅教授、英語專業(yè)教研室、研究生英語教研室的教師和英語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王文斌教授從中國人學習外語的時態(tài)問題入手,認為近乎每一種語言都是民族思維的歷史積淀,能折射出一個民族觀察、感知和理解世界所獨具的思維范式。英語具有時間性特質(zhì),而漢語則具有空間性特質(zhì),由此可以解釋英漢個性區(qū)別的深層次原因。中文是塊狀的、離散的、可逆的,英文是勾連的、線性的、不可逆的,這種語言的內(nèi)在性差異也決定了我們思維方式的不同。王教授提出,我們研究漢語、學習漢語,要從英漢語內(nèi)在的差異入手,不可盲從西方語法體系,尤其是外語學習者也要重視母語的學習,在研究語言相似性的同時,也不可忽視語言的異質(zhì)性。王教授的演講引證豐富,講解深入淺出,反響強烈。
報告之后,師生與王教授積極進行互動交流,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附主講人介紹:
王文斌,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長助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機構“國家語言能力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會議評審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教育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認知語言學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國外高校訪問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語言學、語言對比與語言教育、詞匯語義學。先后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等課題8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項,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學術論文161篇,出版專著7部,出版學術譯著5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