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研究團隊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合作發(fā)表“含能殺菌材料”的封面文章
發(fā)布日期:2021-01-21 供稿:材料學院
編輯:牟雪嬌 審核:金海波 閱讀次數(shù):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高能材料研究團隊受邀在國際頂級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影響因子20.832)發(fā)表了題為《New Promises from an Old Friend: Iodine-Rich Compounds as Prospective Energetic Biocidal Agents》的綜述文章,。本文的通訊作者為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的何春林教授,,龐思平教授和美國愛達荷大學的Shreeve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研究生常晉杰和愛達荷大學的趙剛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含能殺菌材料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類新型材料,,其原理是將含能材料與殺菌劑進行有機結合,,利用材料中的含能組分在受激發(fā)后釋放出能量或氣體驅動其所攜帶的殺菌劑,進而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病菌的高效快速洗消,。相對于傳統(tǒng)的殺菌材料,,含能殺菌材料具有響應時間短,靈活性好,,殺菌效率高,,適應復雜環(huán)境需要等優(yōu)點。
該綜述總結了團隊近年來在高碘含能殺菌材料領域取得的主要進展,。團隊根據(jù)碘元素具有高效廣譜的殺菌特性,,提出將碘元素以C-I或I-O等含碘基團的形式“存儲”到多氮含能骨架中,以解決單質碘的化學穩(wěn)定性差,,易升華等不足,。文章分別從高碘,,含碘離子鹽,含氧富碘以及其他等四類含能殺菌材料出發(fā),,詳細論述了各類含能殺菌材料的制備方法以及其對能量與殺菌能力的影響規(guī)律,。該綜述有望為新型含能殺菌材料的設計制備應用、以及開拓含能材料的民用技術等提供參考,,被選為當期的封面文章,。
附作者簡介:
何春林,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擔任《Energetic Materials Frontiers》編委,,《含能材料》青年編委,航天化學動力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含能材料多尺度計算模擬,、新型高氮含能有機化合物合成和多碘功能化合物合成與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在 Acc . Chem. Res., Angew. Chem. Int. Ed ., J. Am. Chem. Soc., J. Mater. Chem. A, Chem. Comm 和 Chem. Eur. J .等國際期刊發(fā)表論文60余篇,,其中2篇入選“ESI高被引文章”,,近五年來研究論文共計他引達1000余次。
龐思平,,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含能材料設計,、合成及應用研究工作。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創(chuàng)新獎等獎項,。
論文詳情:Jinjie Chang, Gang Zhao, Xinyuan Zhao, Chunlin He*, Siping Pang*, Jean’ne M. Shreeve*. New Promises from an Old Friend: Iodine-Rich Compounds as Prospective Energetic Biocidal Agent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21, 54, 2, 332-343.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0c006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