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在大規(guī)模電動汽車評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發(fā)布日期:2021-05-06 供稿:機械與車輛學院
編輯:羅曉艷 審核:馮慧華,、王偉達 閱讀次數:日前,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孫逢春院士,、王震坡教授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終身教授,、香港大學副校長申作軍(Zuo-Jun Max Shen)合作研究成果“Assessment of battery utiliz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lectric vehicles” (作者:趙洋,王震坡,,申作軍,,孫逢春),以直接投稿(Direct Submission),、研究性論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世界頂級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fā)表,。北京理工大學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第一作者趙洋是孫逢春院士、王震坡教授與港大申作軍教授聯合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王震坡教授和申作軍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隨著世界范圍電動汽車大規(guī)模部署,電動汽車行業(yè)對動力電池資源和城市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長,,評估城市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利用和能量消耗情況具有重要意義,。該論文首次將電動汽車大數據引入到動力電池資源、城市能源相關領域,,突破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利用和能量消耗大規(guī)模評估的難題,,對全球電動汽車大規(guī)模發(fā)展中所涉及的動力電池資源、能源,、碳排放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該論文通過結合大規(guī)模城市電動汽車數據、統(tǒng)計學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報告了電動汽車大規(guī)模應用與小規(guī)模應用所不同的重要規(guī)律,,如動力電池利用率差異性和電動汽車能量消耗季節(jié)性波動。引入氣候數據,,將模型拓展到世界多個地區(qū),,對比分析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利用率、能耗相關重要規(guī)律在世界不同地域的差異性,。例如,,在北京地區(qū),即使電動汽車的月行駛需求不變,,季節(jié)變換帶來的電動汽車群體平均能量消耗差異最高可達21%,。
圖1. 全球多區(qū)域電動汽車能量消耗差異評估
圖2. 目標區(qū)域不同季節(jié)輕型電動汽車群體中活躍車輛對比
論文中成果是在兩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8YFB1700600和2019YFB1600800)和一項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91746210)的支持下形成的,首次通過電動汽車大數據分析建立了大規(guī)模電動汽車應用與城市電動汽車宏觀資源,、能源評估之間的橋梁,,為電動汽車大規(guī)模發(fā)展相關研究提供了數據和理論基礎。
PNAS 全稱為《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世界公認的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擁有超過百年的辦刊歷史,有著很高的國際聲譽,。PNAS發(fā)表的文章涵蓋研究領域包括:醫(yī)學,、生物、化學,、物理,、環(huán)境生態(tài)、社會科學等,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綜合性期刊之一,。發(fā)表在PNAS上的文章往往代表了前沿和國際領先的研究報告 ,、學術評論、重大發(fā)現,,以及學科回顧,。
團隊介紹:
孫逢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
王震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攻關工作,,主持建設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jiān)測與管理平臺,。
申作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終身教授,,清華大學杰出訪問教授,,現任香港大學副校長,主要從事供應鏈設計與管理,、服務系統(tǒng)設計與優(yōu)化,、交通運輸優(yōu)化、分析決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趙洋,,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博士研究生,師從孫逢春院士,、王震坡教授和申作軍教授,;主要研究內容圍繞大規(guī)模電動汽車充電能量預測、動力電池利用和整車能耗評估,、動力電池故障診斷等,。
文章信息(*為通訊作者):
Yang Zhao, Zhenpo Wang*, Zuo-Jun Max Shen*, and Fengchun Sun. "Assessment of battery utiliz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lectric vehicl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 no. 17 (2021).
文章鏈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17/e201731811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