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用青春錘煉信仰
——共青團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思想引領工作紀實
發(fā)布日期:2015-06-03 供稿:校團委 編輯:校團委 紀惠文 閱讀次數(shù):
。。青年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引領青年是共青團組織的使命與責任,北京理工大學校團委在近一個時期以來,將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工作重點,突出“思想引領”,注重引導和熏陶的統(tǒng)一,引領和實踐的結合。用中國夢凝聚青年,引導青年形成科學、客觀、理性的思維方式,同時運用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熏陶、引領青年,取得良好效果。
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校團委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出發(fā),突出三個原則,務求實效。堅持差異化,針對青年人不同階段的心智特點和價值觀形成規(guī)律,設計不同的教育目標和方法;堅持主導型,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提升大學生群體辨析能力,“懲惡揚善”;堅持實踐化,價值觀的培養(yǎng)離不開實踐,為大學生群體搭建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平臺,增強引領工程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用鮮明的主題教育,為“引領”構建核心
。。共青團作為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發(fā)揮自身的組織優(yōu)勢,是開展組織工作“當仁不讓”的核心。校團委通過分層次設計,連續(xù)四年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信仰·青春·陽光”主題教育活動,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程。
“信仰·青春·陽光”主題教育活動,在世界觀、歷史觀和人生追求層面,著力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的價值目標,以信仰教育品牌活動和校院兩級學生理論學習社團為載體,通過了解世情、國情和黨情,闡釋我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歷史和現(xiàn)實邏輯,提煉并形成“信仰”板塊;在價值觀和大學目標層面,著力于以榜樣的力量引發(fā)青年對價值取向的共鳴,發(fā)掘身邊包括校友在內的各類朋輩青年榜樣,提煉并形成“青春”板塊;在日常學習和生活層面,著力于以修身教育來實現(xiàn)價值準則的踐行,結合青年學生在心理、學習、戀愛、就業(yè)等方面的實際需求積極正面引導,贏得青年學生的支持和信任,提煉并形成“陽光”板塊,實現(xiàn)個人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
。。“與信仰對話”。主題教育活動根據(jù)青年群體的不同特點分層次開展信仰教育,面向全體團員青年推動“觀察信仰”,通過播放愛國主義影片、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信仰情懷經(jīng)典故事,實現(xiàn)對全體團支部的覆蓋;面向入黨積極分子和團員骨干實施“樹立信仰”,策劃“信仰”主題社會觀察沙龍、結合“一二九”大合唱等專題活動,組織開展高水平的主題講座,幫助青年學生樹立信仰;面向專兼職團干部、學生黨員“堅定信仰”,實施信仰教育“四個一工程”,聽一場高水平的理論講座、學一部思想理論著作、寫一篇“堅定信仰”個人體會、做一次傳播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實踐活動,使專兼職團干部、學生黨員成為堅定信仰的優(yōu)秀榜樣。
依托“信仰·青春·陽光”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論講座,如邀請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振華教授,為青年學生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講座等等,都幫助青年學生提升了思想認識,深化了對信仰的理解。除此之外,各基層單位創(chuàng)建一批思想引領層面的工作品牌,逐漸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體系探索與實踐、“筑夢青春,兼濟天下”體驗式學習模式、讀書益言堂、育才微講堂、“我來講,我來聽”學生黨課評比大賽等長效性突出的基層信仰教育工作品牌。在此基礎上,校團委策劃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團學骨干專項傳播活動,例如每年的北戴河學生干部培訓和基層團委書記赴井岡山培訓等活動中,認真貫徹信仰主題教育學習;連續(xù)三年開展團學工作課題研究,在《德學研思——共青團工作研究文集》中認真總結了“信仰引領思想”方面的做法與經(jīng)驗。
。。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團組織始終將青年學生理論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進四信”活動的號召下,依托理論學習社團開展以“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理論學習論壇,進一步促進青年學生“比理想、比學習、比成才”。同時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課堂”課程設計大賽,選拔成立“學生黨課講師團”,打造“青馬講堂”系列精品黨課,協(xié)助各學院做好院級黨課培訓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同時,注重做好“優(yōu)秀學生理論社團”創(chuàng)建和培育活動,將學生理論學習型社團作為青年學生思想引領的有力抓手。
構建青春榜樣庫 為青春成長標定方向
。。榜樣在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引領作用,抓住這個關鍵,校團委著力在校院兩級構建了大學生青春榜樣庫,通過完善榜樣庫載體建設、優(yōu)化榜樣選樹流程、重視榜樣宣傳展示三方面,扎實推進青春榜樣庫的實體化、青春榜樣工作的系統(tǒng)化、榜樣宣傳效果的最大化。
。。北京理工大學青春榜樣庫的構建,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設立榜樣團隊、品學兼優(yōu)、科研創(chuàng)新、學生領袖、自強不息、志愿公益、崇義友善和藝術體育等不同榜樣類型。正是通過系統(tǒng)化的開展校園青春榜樣的挖掘、培養(yǎng)和宣傳工作,近年來一大批優(yōu)秀的青春榜樣不斷涌現(xiàn)。在推出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劉峰、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獲得者倪俊、“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張大奎、北京理工大學五四功勛集體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和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代表隊等一批在校內外產(chǎn)生影響的先進典型的基礎上,2014年度又陸續(xù)涌現(xiàn)出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智能地面移動機器人創(chuàng)新團隊、被《中國青年報》評價為“有勇氣面對就邁出人生第一步”的軟件學院雙耳失聰研究生程源、“足尖兒上舞動的精靈”的學校藝術體操隊隊長雨童等一批代表著我校青年風貌的典型代表。四年來,青春榜樣庫共推選校級榜樣人物(團隊)268個,年度榜樣人物(團隊)44個,一年一度的“青年盛典”作為年度青春榜樣的頒獎表彰典禮,在創(chuàng)新五四表彰活動形式的基礎上,有效地傳播了榜樣先進的正能量,吸引了青年的目光,在校園里掀起了走近榜樣、學習榜樣、爭當榜樣的熱潮。
開展主題團日,讓每個團支部都成為“引領單元”
。。大力開展思想引領工作,不僅要設計策劃具有全局帶動性的品牌工作,更要注重對青年學生群體的全覆蓋,要依托共青團組織體系,著力發(fā)揮每個團支部的工作效能。校團委將全校性的主題團日活動開展作為全面覆蓋團員青年的有效工作模式,使每個團支部均成為思想引領的有效單元。
近年來,陸續(xù)開展了“我的夢中國夢”、“保持陽光心態(tài)、快樂學習生活”、“我的青春我奮斗”、“尋找紅色印記 詮釋核心價值”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其中本科生覆蓋率達到100%,研究生覆蓋率達到70%。在主題教育活動檢查中,百分制量化標準,團日活動占比30%。另一個方面,對團日活動開展,加強組織,嚴格監(jiān)督,要求做到前期有導向,基層團委、團總支需下發(fā)團日活動專項通知,團支部需提交團日活動策劃書;中期有監(jiān)督,專職團干部要從活動策劃、組織實施、影響效果等方面對團日活動進行指導監(jiān)督,并至少參與一次團日活動;后期有總結,團支部需提交團日活動總結及相關影像資料,基層團委、團總支以團支部為單位建檔備查。
。。主題團日已經(jīng)成為我校基層團支部開展思想引領的有效載體,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我們?yōu)樯鐣髁x核心價值觀代言”主題團日創(chuàng)意大賽中,以最貼近青年團員的方式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以點連線,以線及面,從“我”到“我們”,引導廣大團支部積極帶領青年團員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其深刻內涵,討論和實施其踐行途徑。與此同時,以團日活動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為契機,挖掘和培育出“綻放青春,我們在路上”、善信銀行、樂學好青年、“攜手同'行',愛國于'心'”等立意好、創(chuàng)意新、質量高的團日活動,在北京理工大學掀起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
全程化社會實踐,為思想升華筑牢基礎
。。強調一、二課堂結合,實現(xiàn)校院兩級聯(lián)動,建立起“以暑期社會實踐為主體,以寒假社會實踐為補充,以周末社會實踐為紐帶”的全程化社會實踐格局,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覆蓋,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2014年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均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包括“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專題社會調研”、“志愿公益服務”、“深度體驗觀察”、“探尋校友足跡”、“母校招生宣傳”多種實踐組織模式,涌現(xiàn)出多個成果突出的特色品牌實踐團隊。其中,機電學院青海加汝爾小學支教團、管理與經(jīng)濟學院靈青護航者隊支教團等志愿公益類團隊,均在實踐服務的過程中加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通過文藝演出、宣講會等方式在群眾中進行宣傳。而機械學院“中國夢筑夢鄉(xiāng)村實踐團”、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首都市民思想政治道德影響因素調查團”等團隊,則以社會調研、學習研究的方式,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并凝練實踐成果,將其內化于心,作為自己學習、生活、科研的行為準則。
讓思想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中汲取營養(yǎng)
。。做好思想引領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思想的提升有科學的過程,在幫助青年學生開闊視野,科學認知的基礎上,還應幫助學生增加文化修養(yǎng),厚其思想,方能辨之。因此,團學工作系統(tǒng)在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過程中,積極倡導師生品讀經(jīng)典,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提升人文情懷和道德素養(yǎng)。不僅組織專職學團干部、教學管理干部、學生骨干集體學習《千字文》、《道德經(jīng)》、《論語》、《大學》、《孟子》、《孫子兵法》等,還開展學團干部“點斷句讀”《論語》競賽活動,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和章親自授課。同時,為2014級新生布置入學前暑假作業(yè)——自學文化經(jīng)典,并組織集體誦讀活動。依托“讀書會”、“博雅書齋”舉辦經(jīng)典誦讀活動,舉辦多次“人文知識競賽”、“傳統(tǒng)文化”展示、傳統(tǒng)曲藝、國畫書法等文化藝術活動。“抖之道”空竹社的博士生閆野獲得了文化部頒發(f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證書。
。。學校各級團組織通過組織校內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開展廣泛的主題教育活動,在正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fā)掘了一批富有特色、成效顯著的工作方法和途徑。在今后的工作中,共青團組織將繼續(xù)做好黨組織的助手和后備軍,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圍繞青年成長成才,做好思想引領,堅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堅持聯(lián)系實際,堅持改進創(chuàng)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學生喜歡、適合普及傳播的生動內容,探索更加廣泛、高效的普及傳播載體和實踐活動形式,形成協(xié)調推進的有效工作機制,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開創(chuàng)學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