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五十路|果冻传媒一区|91制片厂收费吗|国产尤物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科普一下天美传媒|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麻豆传媒映画男优一阿伟|国产精品熟女91九色|麻豆传媒映画映百科全书|自拍区偷拍亚洲最新,精东影业精一禾传媒,麻豆映画传媒安卓下载,糖心系列唐伯虎vlog已更新

【學習園地】上海交大變“資源激勵”為“制度激勵”


【編者按】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戰(zhàn)略部署,指明了我國高等教育未來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黨委宣傳部特在【學習園地】中開設“他山之石”欄目,搜集兄弟高校深化改革中探索、做法與經驗,以供我校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思考和借鑒。此次推薦刊載于《中國教育報》的《上海交大試點院系綜合預算,建人才培養(yǎng)特區(qū),探索師資并軌改革——變“資源激勵”為“制度激勵”》一文。
                                                          ——黨委宣傳部  
 

原標題:上海交大試點院系綜合預算,建人才培養(yǎng)特區(qū),探索師資并軌改革——

變“資源激勵”為“制度激勵”
 

  正值高考后的招生時節(jié)。7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公布2015年“致遠榮譽計劃”首批擬錄取名單,54名準新生從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將加入這個以學術卓越為目標的人才培養(yǎng)特區(qū)。這就是上海交大深化綜合改革推出的新舉措。

  面對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上海交大以問題為導向進行綜合改革,推行“院為實體”的綜合預算改革,實施“致遠榮譽計劃”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將海歸人才與本土師資融合并軌。學校黨委書記姜斯憲說:“學校面臨的制度性制約比資源性制約更深刻影響未來發(fā)展,我們選擇從單向改革轉變?yōu)榫C合改革,從增量改革推進到存量改革,從表層改革深化到深層改革,從‘資源激勵’到更加注重‘制度激勵’,破解發(fā)展瓶頸,謀求新的跨越。”

  試點實施院系綜合預算——

  財權和事權下放給二級學院

  高校二級學院在發(fā)展中常常面臨這樣的困境:辦學經費中只有日常經費由學校直接下?lián)埽鵀閿?shù)不少的經費以項目形式存在,需要學院或教師去向教務處、科研處、人事處等職能部門分別申請,仿佛僧人化緣。

  這種制度有兩種后果:一是院長并不知道學院到底有多少錢,或者知道有很多錢卻不能捏起來使用,無法服務于學院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二是學院和教師每看到職能部門有項目就去申請,不管是否符合自身發(fā)展定位,先把項目和經費搶到手再說。如此,二級學院被職能部門牽著鼻子走,疲于應付,難以形成學科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

  “學校‘包辦一切’的做法弊端重重,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上海交大校長張杰院士說,“我們的做法是實施院系綜合預算改革,落實學院在資源配置和管理方面的主體地位,發(fā)展動力機制由學校驅動變?yōu)閷W院驅動。”

  2013年至2014年,上海交大陸續(xù)選擇改革基礎較好的9所學院,進行綜合預算試點改革,降低校部機關控制的資源配置比例,將財權和事權同步下移。不僅總額達數(shù)億元的“統(tǒng)籌支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經費”直接劃撥,而且學院自籌經費也交由學院結合事業(yè)發(fā)展計劃,自主編制預算,明確資金用途,學校不再進行過多限制。通過實行綜合預算管理模式和目標管理方式,院長承擔起“微型”校長的職能,“校辦院”逐漸向“院辦校”轉變。

  改革后學院可自由支配的錢究竟能多出多少?記者了解到,原本以項目申請形式變?yōu)橹苯酉聯(lián)艿慕涃M,與原先的日常經費在數(shù)額上相當。也就是說,學院可以統(tǒng)一調配使用的辦學資金幾乎翻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自身發(fā)展方向,對長遠發(fā)展的裁量權顯著變大了。

  院系綜合預算改革沒有從外部引入新資源,而是強調改革的增量紅利,用盤活存量資源的方式,提高學院的辦學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活力。這項改革并不意味著職能部門因財權、事權的下放而“閑下來”,而是通過加強目標任務考核,監(jiān)督學院用好每一分錢,并按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審核學院的下年度預算。

  著力培養(yǎng)未來學術精英——

  拔尖人才由“圈養(yǎng)”到“散養(yǎng)”

  從5月19日開始,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為上海交大致遠學院計算機科學班大三學生講授“信息時代的計算機科學理論”課程,每周4天集中授課,為期1個月。這已是他自2011年以來第八次在致遠學院上課。

  致遠學院成立于2010年,前身為2008年設立的理科班,會聚國際知名大學院士、教授的力量,建立“人才培養(yǎng)特區(qū)”,著力培養(yǎng)未來的學術精英。致遠學院起初設有5個理科專業(yè),學生優(yōu)中選優(yōu),單獨編班。

  從2014年開始,學校推出“致遠榮譽計劃”,擴大拔尖人才培養(yǎng)的學科范圍,致遠學院由實體二級學院變?yōu)槿嵝越M織機構,將優(yōu)質教學資源向更多有志于科研的學生輻射,招生專業(yè)也從理科擴展到工科。

  致遠學院推出或認證一系列難度更高的“致遠榮譽課程”,對一般教學內容覺得“不過癮”的學生可自主選擇,通過考核后,成績單上將加以特別注明。如果學生修滿規(guī)定學分的“致遠榮譽課程”,畢業(yè)時可獲得“致遠榮譽證書”,增加深造或求職時的競爭力。由于學生的學籍關系保留在原有學院,而非集中到致遠學院,新計劃實現(xiàn)了對拔尖人才由“圈養(yǎng)”到“散養(yǎng)”的轉變。

  “對學生‘散養(yǎng)’的最大好處是建立一種順暢的退出機制,學生如果無法完成‘致遠榮譽課程’,則可以退回到普通課程的軌道上。”致遠學院常務副院長汪小帆說,“致遠榮譽計劃”并非意味著大牌教授數(shù)量明顯增多,而是對校內資源進行優(yōu)化組合,通過學院認證課程、學生自主挑戰(zhàn)的方式,以榮譽為激勵,培養(yǎng)更多具有科研潛力的未來學術大師。

  致遠學院前三屆畢業(yè)生分別有29人、56人、74人,2015屆有83人。今年的招生計劃為250人。未來,隨著文科、醫(yī)科等陸續(xù)進入“致遠榮譽計劃”,將覆蓋10%的本科生總量。“通過整合資源實現(xiàn)擴容增能,相信‘致遠榮譽計劃’會在拔尖人才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更大功效。”汪小帆說。

  實施新老師資并軌改革——

  促“海龜”和“土鱉”融合

  作為一項“主動請纓”的辦學行為,上海交大實施綜合改革,目的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尋求發(fā)展的新動力,取得教學科研水平新突破。

  上海交大總結出制約學校發(fā)展的8類20個瓶頸問題: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學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還有待完善;在學科發(fā)展方面,學科交叉集成的體制機制還有待突破;在學校治理方面,適應學校管理重心下移的治理結構還不夠完善,教師參與學術決策的機制和渠道還不多。

  對此,上海交大全面推進現(xiàn)代大學制度、人事制度、人才培養(yǎng)模式、科研體制、國際化辦學、資源配置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列出50項重點改革任務,回應和破解學校發(fā)展面臨的瓶頸問題。

  針對校院兩級管理縱向分權不夠明晰、職責劃分不夠明確的問題,上海交大深化以校院兩級綜合預算為核心的改革,探索辦學特區(qū)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內部質量控制體系;針對科研組織模式不夠完善的問題,學校推行完善科研大團隊的引導機制,加強高水平智庫建設;針對長期存在的學科壁壘問題,上海交大探索有利于學科交叉的跨院系教師雙聘制度……

  上海交大領導意識到,綜合改革是學校發(fā)展到當前階段的內生驅動改革。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例,目前學校2800名教師中,約300名是近5年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當時為了搶抓機遇,往往是通過“綠色通道”進來,與本土教師在發(fā)展上形成“雙軌”。

  從2012年開始,上海交大開始實施新老師資并軌,接下來將通過建立學術榮譽體系和長聘教職體系,進一步促進“海龜”與“土鱉”的融合,激發(fā)各類教師的創(chuàng)新活力,最終建成與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5.07.17 第0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