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985”高校學位授權點被撤,,會成常態(tài)嗎,?
發(fā)布日期:2016-04-08 供稿:人民日報政文 張爍 編輯:新聞中心 辛嘉洋 閱讀次數: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fā)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下達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50個學位授權點被“亮紅牌”,,將面臨撤銷,并且5年之內不得重新申請,,其中包括部分“985工程”高校,,另有95個學位授權點被“亮黃牌”,被要求“限期整改”,。
50個學位授權點被撤,,其中不乏名校,的確令人震驚,。但是,,這些學位授權點被“亮牌”的背后傳達出了哪些深意?未來這種情況會不會成常態(tài),?我們邀請了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宋永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等專家,,一起來解讀,。
根本原因是高校擴招后貪大求全、質量跟不上
記者:這些學位授權點之所以被“亮紅牌”“亮黃牌”,,原因主要有哪些,?
曾天山:總體來看,被“亮牌”的直接原因是存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師資隊伍配備不足,、課程體系和實習實踐條件不完備等問題,根本原因是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過于追求綜合化大規(guī)模的結果,,一些高校貪大求全,,爭取資源多多益善,千方百計擴大研究生學位授權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硬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混同培養(yǎng),,學位研究生和專業(yè)研究生不加區(qū)別,。
馬敏:部分高校忽視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建設,有的高校研究生學科建設存在定位不明確,、師資匱乏,、課程體系不合理、教學資源投入少,、人才培養(yǎng)模式落后,、人才培養(yǎng)質量考核評價機制缺乏等問題。
記者:如何看待這次的處理結果,?
宋永忠:此次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充分體現了“以質量為核心”的改革精神,,是國家層面重視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體現,。我認為,教育行政部門改變過去直接管理,、直接干預,、直接指導的做法,轉以質量監(jiān)督,、質量評估為抓手,,引導高校強化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可以有效扭轉以往學位授權點建設中容易出現的重申報,、輕建設,,重數量、輕質量,,重布點,、輕特色等傾向。從這個角度來看,,學位授權點專項和合格評估是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對保證學位授權點和研究生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馬敏:如果說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加法,,那么,此次學位授權點整改處理就是做必要的減法,,這對規(guī)范高校辦學,、釋放高校活力,,讓高校在合格基礎上辦出高質量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高校的轉型發(fā)展,實質上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學科點調整與撤銷有利于優(yōu)化高校學科布局,,優(yōu)化高等教育結構,對于解決高校改革發(fā)展中的教學資源分散,、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高等疴癥大有裨益,。
有些學位授權點被撤,屬高校主動放棄
記者:這是否傳遞出研究生教育的問責導向和改革導向,?
宋永忠:這次撤銷部分學位授權點,,實際上是形成質量倒逼機制,既體現了問責,,更體現了改革導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jiān)督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學位授予單位是研究生培養(yǎng)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第一主體,,要增強質量自律。撤銷不合格的學位點,,有利于督促培養(yǎng)單位更加重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馬敏:此次撤銷部分高校學位點,,初衷是通過評估,,建立完善學位點優(yōu)勝劣汰流動機制,整合教育資源,、提升教育質量,。就是要通過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學術組織,、社會團體參與的學位授權點評估與監(jiān)督體系,,筑牢學位授權點的內部質量保障網。
記者:新修訂的高等教育法規(guī)定,,“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yè)”。此次有41個學位授權點被學位授予單位主動放棄,,是否意味著高校辦學自主權的進步,?
馬敏:主動提出放棄學位授權點,是高校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結合本單位學科建設目標和人才培養(yǎng)條件,,做出的實事求是的選擇,是對學生,、社會負責,,更是對手中的權力負責。不難發(fā)現,,這些被主動放棄授權的學位點,,要么與本校辦學方向不符,要么辦學資源無法承載,,要么市場需求過于飽和,,要么脫離學校辦學優(yōu)勢。從這個角度看,,“主動放棄”是高校自律機制不斷走向完善,、辦學自主權不斷規(guī)范的體現。
宋永忠:學位授予單位主動放棄學位授權點意味著高校更加注意厘清大學的使命與社會責任,,更加注重通過內涵建設來發(fā)揮大學的社會功能,,獲得社會的認同,在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今后還會有更多實招硬招狠招
記者:提高質量在教育改革發(fā)展中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曾天山:質量是教育事業(yè)的生命線,,提高質量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進程中,,越來越顯示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目前,我國教育與世界教育先進國家的差距主要是質量差距,,沒有教育質量,,就沒有國家競爭力。面向未來,,我國必定會堅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核心任務,,牢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fā)展觀,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支持,。
記者:在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當下,,高校應該如何把學位授權點辦好?
曾天山:這次撤銷和警示這么多的學位授權點,,顯示了國家提高教育質量的堅定決心和工作導向,,提高質量今后還會出更多的實招硬招狠招,評估將成教育質量和政策引導的常態(tài)化手段,,也會有更多高校“中招”退出,。這就要求高校在學位點建設上量力而行,揚長避短,,注重質量,珍惜聲譽,。一所高校的品牌樹起來需要日積月累,,倒下卻很容易。有的學位授予單位主動放棄到手的學位授權點,,有所為有所不為,,既是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進步,也是對社會的認真負責,。
在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當下,高校要著眼社會需求彰顯特色特長而不是大綜合,,要練內功樹品牌而不是搞合并拼規(guī)模,,把工作重點放在科學育人上,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適應教育內外部評價,,關注國內外評價,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之路,。
馬敏:今后,,學校應該堅持用新發(fā)展理念來引領指導學科建設,合理定位,、突出重點,,注重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對接與互動”,推動學科專業(yè)結構和人才培養(yǎng)類型結構調整優(yōu)化,,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辦學治校規(guī)律,,加強科教結合、產學融合,、協同育人,。
(資料來源:2016年04月06日 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 )
(記者姚雪青、張志鋒,、程遠州報道)
(資料來源:2016年04月06日 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 )
(記者姚雪青、張志鋒,、程遠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