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一流本科教育“精細化”何處入手
——以湖南大學“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為例
發(fā)布日期:2016-09-06 供稿:中國教育報 編輯:辛嘉洋 審核:包麗穎 閱讀次數:
原文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9/05/content_462472.htm?div=-1
《中國教育報》 (2016年9月5日 6版)
“目前,,我國的大學課堂普遍以大班為主,,少則四五十人,多則一二百人,。大班課把學生全部掃一眼都難,,更談不上交流互動,。睡覺,、聊天,、玩手機,甚至逃課都不是什么稀奇事?!痹诤洗髮W教學督導團成員李玉平教授的描述中,大學課堂生態(tài)得以窺見,。
一流大學必須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研討式學習模式逐漸涌上課改浪尖,。從教的被動到學的主動之間,,需要怎樣的精細化磨合與探究?“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躍入湖南大學教改視閾,。
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湖南大學前進樓503教室里,一段關于瘋牛病的視頻播放完,,生物“李達班”的蔣同學上臺作了20多分鐘主題發(fā)言,。
在此過程中,任課教師李新梅在一旁適當解釋過于深奧的知識點,,并穿插講解事先寫在黑板上的關鍵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蔣同學發(fā)言完畢后,,不少同學向其拋出自己的問題或質疑,,蔣同學再一一回答。其間,,李新梅也不時參與討論,、引導。
這是李玉平印象深刻的一次小班研討課,。從事教學督導與教學管理工作多年,,李玉平非常關注“小班研討課”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全方位的聽課與探討,。在他看來,,小班研討課上,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該校生物學院郭新紅教授早在2005年就開始探索互動教學,。她嘗試采用“辯論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正反雙方,就課堂要點進行辯論,?!敖虒W模式的創(chuàng)新極大改變了教學效果,學生課堂上主動提問,、課后發(fā)郵件求教,,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背苏n堂辯論外,,郭新紅的小班教學還采用了專題匯報,、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
該校設計藝術學院更是實施了一種“從講授式教學到群體參與型教學的轉變——基于學生創(chuàng)造內容的教學模式”,。在這里,,教師和學生完全是平等的主體,都是學習的參與者,,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四次獲紅點設計大獎的“學霸”范石鐘的很多創(chuàng)意就來自這種交互討論課。
自2011年起,,湖南大學以大學數學,、英語等多門基礎課程為試點開展“小班研討課”。2013年,,在全校全面推行“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教學模式,各專業(yè)的學門核心,、學類核心和專業(yè)核心課程多數開出了小班研討課,,每個小班不超過30人。
擠掉醬油課
盡管優(yōu)勢不少,,但在現有條件下,,推廣小班研討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設置,、緊缺的師資,、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的學生學習習慣以及按大班建設的教室資源都是在教改實施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探索過程中,,湖南大學先后于2011年,、2015年兩度修訂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與指導性教學計劃,強化配套改革,,以保障改革順利實施,。
在2014年教改專題調查中,不少學生反映增加小班研討課后,,課程負擔過重,,老師同學都很疲勞?!搬槍υ撉闆r,,學校2015版培養(yǎng)方案適當壓縮了一些必修課,尤其是擠掉了一些‘醬油課’,,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該校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陳收介紹。
按照新版培養(yǎng)方案,,湖南大學明確周學時數不超過26學時,,減少幅度達20%。以前,,湖南大學學生在校四年要上4000多節(jié)課,;改革后,壓縮到3000多節(jié)課,。
“雖然減少了課時,但對于那些經過反復挑選留下來的課程,,我們要求更優(yōu)秀的教師來上,,讓每堂課都是精品?!标愂照f,。按照新版培養(yǎng)方案,湖南大學將逐步推行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模式,?!氨热绺叩葦祵W課,學校安排多位教師同時上,,學生自由聽課,。兩周之后,學生可自主選擇上哪位教師的課,?!?/p>
“減少了課時,并不等于降低了對學生的要求,,而是要求教師提供更多的研討課程,、課程設計、案例分析等內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陳收說,。
建立教學助理制度
師資緊缺是國內各大高校推行小班研討課面臨的普遍問題,。在教學資源有限的現狀下,對于肩負教學和科研任務的教師來說,,開設小班課無疑會使他們的工作量加倍,。針對這種情況,湖南大學2012年,、2013年先后出臺了《本科教學助理制度試行辦法》《本科教學助理制度實施準則》,,引入碩士生、博士生擔任“小班研討課”教學助理。
然而,,小班研討課將教學活動從單向的授課轉變?yōu)閹熒g互動交流,。討論不只要求教師熟知內容,而且要求其見解深刻,、反應迅速,。“主持者的水平,、功力不夠,,討論很容易流于形式?!焙洗髮W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副研究員徐丹認為,。
初出茅廬的研究生助教如何才能保證小班課的質量?
“為了確保小班研討課的教學質量,,我們有三條重要措施:一是必須持證上崗;二是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把教學助理專題培訓作為重要工作任務,;三是小班研討課由大班課任課教師指導、監(jiān)督,、審查和評估,。”教務處處長兼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主任王文格教授介紹道,。
2014年秋季學期,,湖大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又對培訓方式作出較大改進:從“單一學校培訓”到“學校基礎培訓與學院專業(yè)培訓相結合”,,內容包括上課規(guī)范,、上課互動技巧、應變能力等基礎方面,。
“幾經選拔,,成為了小班研討課教師。都說教學相長,,我自己也找到了更多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方法?!薄皬V告學概論”課程助教,、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研究生陽璨總結道。
2012年以來,,該校共組織七期教學助理專題培訓, 參加培訓有2600余人,,其中2430人獲得合格證書,每年聘請教學助理700余人,。
不以考試論英雄
小班課改變“填鴨式”教學,,有效拓展課堂教學空間,,增加了師生互動的機會,然而并不代表學生的觀念和行為會隨之轉變,,怎么辦,?為此,2012年湖南大學出臺《本科生課程成績評定及提交辦法》,,學期成績不再因一張考卷一次考試確定,,而包含日常考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等部分,,每部分所占總成績的比例不超過50%。
該校文學院的劉舸老師是 “注重教學過程,、淡化期末應試考試”理念的踐行者,。“我在學期一開始就根據課程內容選出多本文學著作,,列出書單,由學生自由選擇去閱讀,。根據他們在小班課上對書籍的閱讀匯報以及參與討論發(fā)言的情況打分,。這部分成績會占到總成績的40%甚至更多?!?/p>
有了“平時成績”的杠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了較大提高,大家積極參與平時課程的討論,、分組合作等多項互動內容,。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大三的學生成松斌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開始忙碌起來,著手準備“無人駕駛汽車”主題相關的設計方案,,他需要在《人機交互設計》這門課上進行主題匯報,。
加大教學投入
“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對教室的結構布局要求較高,,主要需要大型階梯,、小型活動桌椅兩種類型的教室。為此,,該校集中對幾所公共教學樓以及學院小型教室進行改造:改成活動桌椅,,每個大教室增加3至5臺投影設備、增加黑板數量和擴音設備,,便于開展各類形式的“小班研討課”,。
與此同時,湖南大學重構本科實驗實踐教學體系,,2012年至2015年間投入近兩億元,,著力建設物理,、化學、計算等九大校級基礎實驗中心和金工,、電工,、電子、語言四大校級實訓中心,,并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集課程建設,、自主學習、服務與管理服務為一體的網絡平臺——課程中心系統(tǒng),。
與2011年相比,,2013年該校研究型大學學生就讀經歷調查數據顯示,對“整體學術經歷”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學生比例增加5.25%,,2015年本科生就讀經歷調查數據顯示,,與教師進行交流、尋求學術幫助,、參加研討等各維度師生互動頻度均有顯著提升,。(通訊員 曾歡歡 農海燕)
【書記微評】
蔣昌忠 湖南大學黨委書記
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模式,導致教師過于強調知識傳授而忽視思維訓練,,學生疲于應付課堂學習而忽視課后思考,。在大班課上,知識往往被視為不容置疑,,學生被當做接受知識的“容器”,,而非具有思辨能力的主體。
大學教育不能像幼兒園,、中小學那樣,,還是排排坐,規(guī)規(guī)矩矩,,而是要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上課人數較少固然是小班課最明顯的特征,,然而,人數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班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從“教”為主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自主“學”為主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希望在小班課上,,知識被視為可探討的、可懷疑的,,教師采用啟發(fā)式,、案例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才是推行小班研討課的根本原因,,而“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應該是現有條件下,,有效兼顧規(guī)?;k學及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