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法學院與人文學院共同舉辦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講座
發(fā)布日期:2016-10-27 供稿:法學院團委宣傳部 攝影:法學院學生會
編輯:于璐 審核:張愛秀 李冰 閱讀次數(shù):2016年10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與人文學院170余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聆聽了“傳承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主題講座,。此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宣傳部教育推廣室副研究館員常瑞卿為主講人,,還邀請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冰,、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愛秀、人文學院團委書記孫碩,、法學院團委書記韓笑蒞臨,,講座由張愛秀主持。
首先,,主持人對主講人常瑞卿做了簡要的介紹,,也感謝他能在百忙之中來北京理工大學給學生黨員講解長征精神。講座正式開始之前,,常遠卿對在座的學生黨員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學生能夠?qū)W好知識,用知識改變世界,,用知識改變?nèi)松?,用知識讓國家更為富強。
隨后,,講座正式開始,。常瑞卿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聲情并茂地講述了一個個發(fā)生在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紅軍食野菜充饑,,過雪山,、跨草地的艱苦;飛奪瀘定橋,、橫跨大渡河的勇敢與堅韌,;紅軍與當?shù)乩相l(xiāng)的互相關(guān)愛與深厚情誼,這些故事在主講人的口中娓娓道來,,一幅幅畫面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深受觸動,。穿插在故事當中的是常老師對長征精神的解讀,他提出:支撐紅軍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長屈兩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的巨大動力,,就是對革命勝利的信念。
之后,,主講人就如何弘揚長征精神的問題展開講解,,他將長征精神升華概括為:信念、精神和傳承,。新時代環(huán)境下,,尤其是在長征勝利80周年的契機下,我們走在新的長征路上,,要堅持的就是信念,、精神和傳承。所謂信念是指:每個人,,每個民族都要有信念,信念是每個人的身體中必不可少鈣質(zhì),,在新長征路上,,只有補足精神的鈣質(zhì)才能夠揚帆遠航;而精神是指,,長征精神是不怕吃苦,,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傳承則是要傳承紅軍時代的傳統(tǒng)將其發(fā)揚光大,,在新長征路上做出我們獨特的貢獻,。
最后,常瑞卿表達了自己對長征精神的理解,,并以此作結(jié):第一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革命樂觀主義;第二是勇于戰(zhàn)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第三是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膽略,;第四是善于團結(jié),,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
時值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法學院與人文學院共同舉辦“傳承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主題講座旨在加強學生黨員的思想理論教育,體會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光輝歷程,,同時紀念長征勝利,,學習長征精神,,發(fā)揚傳承長征信念,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附學生感言:
非常有幸參加了“傳承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主題講座。常瑞卿老師的生動講解,,使我再一次回到了八十年前,,領(lǐng)略了當年紅軍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也更加懂得了當前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紅軍長征已載入了我黨的光輝史冊,,長征精神更是長存在人們心中。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長征精神,,堅定自身遠大理想,勇于克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和諧發(fā)展以及新時代下的社會道德建設(shè)不懈努力,,力所能及地貢獻出一份力量,從而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法學院2014級預(yù)備黨員來鑫蕊
跟隨常老師的講述,,我們重溫了長征舊事,栩栩如生宛如親歷,。長征是一部歷史,,是在艱苦嚴峻、生死攸關(guān)的歷史環(huán)境下做出的正確抉擇,,它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挽救了戰(zhàn)火中的中國,。正如常老師所言,,我國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紅色精神,。長征精神是歷久彌新的,,在新時期的建設(shè)歷程中,它依然鼓舞著萬千黨員勇于奉獻,、不畏艱辛,,也激勵著青年學生堅定信念、積極奮進,。在這條新長征路上,,我們更要傳承黨的優(yōu)良品質(zhì),提升個人素養(yǎng)和思想境界,追隨長征精神的指引,,為中國夢的未來譜寫新的篇章,。
——法學院2014級預(yù)備黨員曹宇琦
常老師的耐心講解,使我明白了“理想之光不滅,,信仰之光不滅,。”這句話的深刻內(nèi)涵,。使我明白了,,長征不只是一段被迫的、艱難的遠征,,還是一次具備崇高信仰的遠征,。如果沒有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作支撐,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就不可能完成,!現(xiàn)在,,作為新青年的我們,雖然不像前輩們拼搏在槍林彈雨之中,,但我們依然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歷史任務(wù),。在緬懷英雄先烈的基礎(chǔ)上,我們一定要努力,、踏實,,走好新的“長征之路”!爭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人文學院2014級學生黨員劉鑫
這場講座讓我對“長征精神”有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更真切的認識和感想,,長征精神是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精神,;是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是眾志成城,、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是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途中表現(xiàn)出的對理想和信念的無比忠誠,不怕犧牲,、敢于奮斗的堅定態(tài)度,,以及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jié)的高尚品質(zhì)等,,都是我們當代黨員所應(yīng)具備的,也是我們大學生黨員要積極深入學習的地方,。在今后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加強黨員理論知識學習,、注重黨史的認知感悟、提升自我黨性修養(yǎng),、全方面提高自我的實踐能力,,發(fā)揚長征精神努力奮斗,以此迎接人生征途,。
——法學院2015級入黨積極分子宿琳
常老師從信念,、精神、傳承三個方面為我們再一次很好地詮釋了長征,。他指出,,我們要始終有敢為天下先的堅定信念,不忘長征精神,,并將長征精神和長征時期的良好傳統(tǒng)永遠地傳承下去,。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熠熠地矗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史冊中,,它啟示著我們: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始終堅持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創(chuàng)造輝煌,。作為21世紀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我們更應(yīng)始終牢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讓長征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永遠在我們的心中扎根。
——人文學院2016級本科生柳思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