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張元卉:深耕語言教育沃土,讓學生“求真”的種子生根發(fā)芽
發(fā)布日期:2021-12-19 供稿:黨委宣傳部 吳思婷 攝影:來源于本人
編輯:吳楠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shù):【編者按】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xiàn)學校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生動講好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廣泛凝聚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磅礴力量,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
“教育不僅是在課堂上,更在課堂之外的點滴生活之中。教書育人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首屆北京理工大學“三全育人”優(yōu)秀個人、外國語學院張元卉副教授的這席話,道出了她育人的初心與使命。
2004年,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yè)后,張元卉進入北理工外國語學院工作,擔任日語專業(yè)核心課程教師,講授《基礎日語》《日語演講與辯論》《社會語言學》等多門本科生、研究生課程。多年來,張元卉始終把教書視為承諾,把育人記在心間,她積極投身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yǎng)和外語類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大批外語類人才。
“學習一門外語,就是了解一種文化”
張元卉(前排左一)和學生們在一起
“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學習一門外語,就是了解一種文化。在日語課堂上,我會引導學生在中日文化比較學習中,進一步樹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化自信。” 課堂上講到日本茶道精神“和靜清寂”時,她會引導學生思考中日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和脈絡,思考文化現(xiàn)象中折射出的哲學、倫理和美學,在中日兩國今昔對比的歷史縱深中,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樹立強國之志。
“只有深刻了解對方,才能全面認識自己。”在張元卉看來,語言類課程是引導學生全面正確認識當代中國、客觀看待世界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在日本語課程中,張元卉會帶領學生了解日本文化,同時引導學生理解文化交流的歷程及意義,進而追尋中國文化根脈。
“豐富的課程內(nèi)容,多元視角的講授,讓我們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時,不斷提升個人修養(yǎng)。”談及張元卉講授的《基礎日語》課程,2016級眾多學生這樣評價。
“她是學識淵博的知心姐姐”
張元卉帶領學生參加“人民中國杯”日語翻譯大賽
“精準掌握、靈活運用,是語言學習的關鍵。”在張元卉看來,教會學生“說”僅僅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么翻譯”“我應該怎么翻譯”,幫助學生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學會思考,進而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真正駕馭語言工具。
“在上好課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起來,是實現(xiàn)科教融合的關鍵性問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她也注重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視角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研究真學問、解決真問題的能力。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是張元卉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法寶。在日常教學之外,她帶領學生參加各類高水平競賽,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指導學生進行賽前輸入訓練和競賽模擬。針對應用型和研究型等不同類型的比賽,張元卉為學生制定了個性化的指導方案。在她的悉心指導下,多名學生在“人民中國”國際翻譯大賽、“笹川杯”全國高校日本研究論文大賽等眾多高水平賽事中屢獲佳績。
“張老師既是我們的學業(yè)導師,又是我們的思想導師”。“班里同學有誰遇到生活、情感上過不去的坎兒,都愿意找張老師聊聊”……雖然是一名名副其實的“70后”,但在學生眼中,張元卉活力四射、和藹可親,既是學識淵博的老師,更是溫暖知心的大姐姐。
三年來連續(xù)獲評學院“班主任之星”“愛生之星”“育人之星”,就是張元卉持之以恒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最好寫照。
“探索“科技+人文”的教育教學模式
張元卉(右二)參加“教學之星”大賽
“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授課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教書育人能力。”作為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主任,張元卉積極探索“科技+人文”的教育教學模式。
近年來,張元卉積極推動教學團隊建設,制定日語系發(fā)展規(guī)劃,分別組建了聽力、寫作教材的編寫團隊和科技日語慕課建設團隊,實現(xiàn)日語系教師全覆蓋;建設學校實踐類通識選修課《日語二外》慕課,課容量增加3倍;構建日語系人文素質(zhì)課程通識課群,截至目前已開課程9門,授課教師達7人;參與語言工程與認知計算重點實驗室建設,全面推進日語系語料庫建設工程;主編日語專業(yè)核心課程教材《日語報刊選讀》,獲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立項出版;參與編寫北京理工大學“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科技日語》,參與編制北京市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課件科技日語“云課件”……
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張元卉充分發(fā)揮科技優(yōu)勢,推進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激活語言課堂,彰顯人文學科的魅力。
“教師的職責就是用辛勤和堅守沉淀精神沃土,讓學生‘求真’的種子生根發(fā)芽。”張元卉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