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伍登旭:筑夢北理的侗鄉(xiāng)少年
發(fā)布日期:2021-12-20 供稿:黨委宣傳部 崔雨涵 攝影:來源于本人
編輯:吳楠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shù):【編者按】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黨委宣傳部特別推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xiàn)學校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取得的成績,,生動講好北理工人的奮斗故事,,廣泛凝聚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磅礴力量,,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他認真踏實,、勤奮努力,,3次獲國家勵志獎學金、4次一等獎學金,,以第一作者發(fā)表SCI頂刊論文一篇(IF=18.8),,申請發(fā)明專利一項,帶領團隊獲第二屆LG化學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chuàng)新競賽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團隊稱號,,第十一屆北京市大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在各類學生活動和志愿服務中也少不了他矯健的身影……他是傳承北理工紅色基因的追夢少年、化學與化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伍登旭,。
科研,,既能上“書架”也能上“貨架”
“我希望未來我做的科研既能上‘書架’也能上‘貨架’,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行業(yè)前沿,,也希望自己的科研能對社會產生價值,。”談起做科研的目標,,伍登旭眼神中充滿希望,。
伍登旭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芭蕉侗族鄉(xiāng)楠木園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娃,,因為“筑夢計劃”與北理工結緣,。剛入校時,無論是因為對大城市的不適應,,還是因為與高中時不同的學習氛圍,,伍登旭的成績并不理想,對未來也感到迷茫,。然而,,當他聽過王博教授的無機化學課后,一切的迷茫都逐漸消散,,他被王博教授科研報國情懷深深打動,,并暗下決心,追尋屬于自己的科研夢,。
教室,、圖書館留下了他勤奮的身影,實驗室,、競賽場上印刻著他奮斗的腳步,,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日夜的奮斗后,,他收獲了四次一等獎學金和兩次二等獎學金。學習成績的提高并不是他的終極追求,,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他不斷探尋著自己的“真愛”,。在學院濃厚的科研氛圍和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他得以遨游于化學的多個領域。
2018年,,他作為項目負責人開展了有機化學方向的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研究,;2019年,他組隊參與了第十一屆北京市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并獲得物理化學方向一等獎,;同年,他帶隊參加第二屆LG化學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chuàng)新競賽,,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團隊稱號,。
在競賽中,他了解到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和安全問題仍亟待解決,,目前國內在相關技術上仍處于跟跑階段,。“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想做對國家有用的科研?!变囯婎I域的困局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疫情在家期間,他埋首自學鋰離子電池相關知識,,旁聽線上學術會議,,“電動中國”的夢在他心中逐漸清晰。
他利用假期去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實習,,了解鋰離子電池產業(yè)現(xiàn)狀,;積極參加鋰離子電池國際論壇,不斷開拓視野,;同時他也加強與校外導師,、學長的緊密合作,共同應對鋰離子電池固態(tài)電解質方面的科研難題,。一年后,,他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8.8)發(fā)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并申請發(fā)明專利一項,。他說,,“勤奮是每一個科研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這場逐夢之旅才剛剛開始,,在研究生階段,,他將繼續(xù)為解決新能源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揮灑汗水,助力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早日實現(xiàn),。
投入,,讓生活更美好
伍登旭組織“我的祖國我奮斗”暨慶祝第四屆航天日主題團日活動
不僅在學習和科研上成績卓越,伍登旭的學生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曾獲校優(yōu)秀團干部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稱號,。
在班級里,他曾擔任班長,、團支書,、組織委員等職務,四年時間堅持為同學們服務,,帶領班級獲得?!皟?yōu)秀團支部”榮譽稱號。作為學生黨員,,他在學院團委先后擔任宣傳部長和學生副書記等職務,,參與組織了“時代新人說”“vlog大賽”“時代新人,擁抱‘心’時代”等學院系列特色活動,。此外,,他參與運營“北理化院分團委”公眾號長達三年,編輯發(fā)送數(shù)十篇微信推文,,通過“主題團日活動”“假期社會實踐”“一二·九”等欄目充分展現(xiàn)了化院學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他還擔任過兩屆求是書院朋輩導師,為學弟學妹傳授經(jīng)驗心得,。此外,,他還對校園建設極為關注,參加了兩屆校權益提案大賽,,向學校提出合理建議,,其中“關于在良鄉(xiāng)南校區(qū)籃球場設立洗手池”的提案得到了采納,學生們在運動后可以第一時間洗手洗臉,,帶來了極大便利,,讓學生們的生活更美好?!鞍蓍_放的北理工給予了我全面成長的平臺,,在這里學習和生活,我感到非常幸福,?!睅е鴲坌s校的情感,,伍登旭還積極帶隊參與“思源計劃”招生宣傳,獲得校級優(yōu)秀招生宣傳個人的稱號,。
服務,,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學校的紅色基因、優(yōu)良傳統(tǒng)深深影響著我,,讓我時刻銘記要做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伍登旭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將青春夢融入強國夢。在雄安新區(qū),,他和隊員一起調研水資源現(xiàn)狀,,探索新區(qū)發(fā)展。在圣地延安,,他聚焦新能源產業(yè),,助力革命老區(qū)發(fā)展轉型,而他所在的社會實踐團隊曾入圍2019年大中專學生“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優(yōu)秀團隊案例,,他也獲評學校2019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yōu)秀實踐個人,。
2019年,伍登旭參加了北京理工大學“海外計劃”第六期法國項目,,前往法國奧爾良大學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拓展了國際化視野,堅定了愛國奮斗的信念,。
“今年恰逢黨的百年華誕,,在新的偉大征程中,我更要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用自己的行動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奉獻力量!”面向未來,,伍登旭將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奮斗征程中展現(xiàn)北理工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