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延安精神,,爭做有志青年
北理工“學史明志”實踐團赴延安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發(fā)布日期:2016-07-17 供稿:霍紅宇 攝影:末傾
編輯:紀惠文 審核:茍曼莉 閱讀次數(shù):
清清延河水,,哺育你茁壯成長。
悠悠歲月長,,磨練你意志如鋼,。
昨日,,你從延安走來;今天,,我們追根溯源,,重新踏上這片熱土,。
7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學“學史明志”實踐團以“探尋先輩足跡,、點燃信念火炬,、明確報國之志”為主題,以“深入學習延安精神,、實施對口支援活動”為實踐內(nèi)容,,奔赴延安開展了為期四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由校團委副書記茍曼莉帶隊,,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左元老師,、宇航學院輔導員丁柯、化工學院輔導員賀子畔,、化學學院輔導員蔣成浩擔任副團長,,20名團員分別來自宇航學院、化工學院,、化學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
延安根,北理夢
位于馬家灣的自然科學院遺址是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在紀念碑前,,陳佳驛同學為團員們詳細講解了學校歷史,大家齊聲閱讀紀念碑文,,感懷歷史,,思索當下。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團員們重溫了自然科學院的艱難歲月,,回想起老一輩理工人的艱苦奮斗和今天的輝煌成就,感慨萬千,,倍感振奮,。
話交流,共成長
為了更好的實施對口支援工作,,促進兩校學生深入交流,,搭建相互學習的平臺,實踐團與延安大學組織了多場交流活動,。在劉左元老師的帶領下,,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專業(yè)學習、研究生教育,、課題學術等為內(nèi)容,,和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進行了詳盡、全面的交流,,氛圍熱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實踐團的其他成員與延安大學學生會、社聯(lián)等學生組織的主要學生干部開展了座談交流,,陳佳驛,、霍紅宇、王哲分別就科技創(chuàng)新,、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媒體宣傳等內(nèi)容做了主題匯報,延安大學的學生干部也帶來了詳實的活動介紹,,兩校同學就學生組織建設,、活動開展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現(xiàn)場氣氛活躍,。
此外,,茍曼莉與延安大學團委副書記劉江、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冉曉輝,,共同為“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黨員紅色實踐教育基地”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基地”進行了揭牌儀式,。
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延安精神,,團員們聽取了徐長玉教授《延安精神與成功之道》的主題講座,。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內(nèi)涵,。三個小時后的講授過后,,同學們和徐教授分享交流,深入探索延安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和學習感悟,。
憶歷史,,悟精神
在出發(fā)前集中學習校史、黨史的基礎上,,實踐團開展了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延安革命紀念館、棗園,、楊家?guī)X等革命舊址,、寶塔山、延安大學校史館……一段段歷史聽來,,通過圖片、影像,、實物,、講解,、舊址、雕塑等多種感受方式,,團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黨在延安十三年的風雨歷程和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特別是在與自然科學院相關的內(nèi)容前,團員們駐足觀看,,久久思索,。制造“馬蘭草紙”的珍貴圖片、南泥灣精神的解讀學習,、地標性建筑中央大禮堂前的合影,,都讓團員們更加切實了解到自然科學院師生在延安建校時的艱辛與拼搏,更直觀的感受到學院師生自力更生,、科學報國的壯志理想,。
至此,為期四天的“學史明志”延安實踐圓滿落幕,,站在這片革命先輩們曾經(jīng)揮灑過汗水與熱血的土地上,,團員們深入體會到延安精神在學校發(fā)展中的理念和思想,真切地體會到肩負的任務與使命,。北理工學子會時刻銘記歷史,,傳承并發(fā)揚延精神,踐行“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牢記責任,開拓創(chuàng)新,,為學校發(fā)展和國家繁榮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學史明志”實踐團團員心得摘錄
沿著延河水,我們回到了自然科學院的遺址,。佇立在紀念的石碑面前,,石碑上面斑駁的文字就像自然科學院從延安變遷到北京理工大學的印記??粗舸嫦聛淼母G洞房間,,仿佛可以看見當年自然科學院的學生老師們學習生活的場景。燈光也許不夠亮,,但學生們的熱情不減,;課本也許不夠多,但探尋的知識不會少,;教室也許沒有桌椅,,但課堂的認真嚴肅不會變。正是因為他們在自然科學院的艱難歲月,,他們一路走來的延安精神,,讓我們能夠在如今的環(huán)境學習生活,。延河水于延安,正如北理工于我們,,延安精神,,北理工精神,永遠指引我們前行,。
——化工學院輔導員 賀子畔
來到延安這座革命圣地,,四天的實踐參觀讓我們結識了朋友,收獲了知識,,領略了風景,。這次活動能夠與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大家對自研究的領域分別進行發(fā)言并相互討論,,交流中我們感受到延安同學的熱情爽朗,扎實的學風和對本專業(yè)的熱愛,。
——2014級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劉懿曉
在親眼目睹了早期革命先輩們極為簡陋艱苦的生活工作條件,,學習到他們那樸實無華的思想作風、堅定不移的革命斗志,、高瞻遠矚的意識理念后,,讓我感受到能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同時,,也清楚的意識到,,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是要加倍努力才行的,。
——2013級宇航學院本科生 陳佳驛
延安,,正因為它承載著民族精神的魂魄,汲取了一代偉人們的精靈,,才使它在新世紀插上了奮進騰飛的翅膀,。勤勞勇敢的老區(qū)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用他們的普通,成就了這一方不普通的圣地,;在延安,你總能感到延安人民的那一股濃濃的淳樸之風洋溢在你的身旁,。
——2014級化學學院本科生 劉奔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