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10號辦公樓里,高進峰和同事們干得熱火朝天。“展板尺寸差了20公分,現(xiàn)在就改!”宏亮的聲音,粗獷卻不失縝密。“搞后勤的人哪能沒有激情,得有打仗勁頭,做好每天的工作。”雖已臨近退休,高進峰依舊熱情如火。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2020年是高進峰入校工作的第34年。說起當年來校工作的緣由,他謙遜地歸結為“子承父業(yè)”。“我的父親是學校老職工、老黨員,他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技術好、口碑好,多次獲獎,經常教育我‘踏實做人,認真做事’。”高進峰父親工作中的各種獎狀、獎章和證書,對年少時的他是很大的激勵和教育,在他心中埋下北理工的紅色基因,不斷鞭策他奮力向前。
1997年,高進峰出任食堂經理,牽頭創(chuàng)新改革菜肴樣式,推出“北理熱干面、重慶小面”等等美味,一時間“北理的飯”享譽首都高校圈;2008年,參與奧運餐廳飲食保障工作,他身先士卒,圓滿完成;2012年,學校組建后勤集團零修服務中心,他從餐飲“跨界”到校園設施維修保障、環(huán)境整治;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大年三十晚上他仍在召集物業(yè)領導班子開會,第一時間落實學校防控部署,為疫情防控筑牢第一道防線。學校80周年校慶期間,他更是全情投入,無私奉獻……凡此種種,高進峰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不負領導重托,圓滿完成任務,傳承著北理工人的嚴謹務實精神。
“八十年代,學校食堂有位管理員曲德芝師傅,對我就像父親一樣,不但用心培養(yǎng)我各方面能力,看到我有問題也直言不諱。我在學校多年,領導和同事們,給予了我莫大幫助。”高進峰認為自己是個“福將”,在工作之初就得到前輩的關懷,不但給予他在工作中不斷嘗試、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也更加堅定了他為學校奉獻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信念。
在工作中,高進峰也傳承著這份關心關懷,不但關注團隊成員的工作情況,更加注重對成員的心理關懷,尤其是對年輕人,他還主動提供幫助,為年輕人的人生規(guī)劃提出的建議。他認為后勤人要始終以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服務全體師生員工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教訓傳給后來者,做好“傳幫帶”工作。
“三十年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時光飛逝,但高進峰的工作激情卻絲毫不減當年。“希望自己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以夢為馬,傳紅色基因,再創(chuàng)北理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