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德以明理 學以精工”北理工人的科技報國之志
發(fā)布日期:2014-07-29 供稿:光明日報 李玉蘭 編輯:新聞中心 辛嘉洋 閱讀次數:
原文題目:德以明理 學以精工——北理工人的科技報國之志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7/27/nw.D110000gmrb_20140727_5-04.htm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7/27/nw.D110000gmrb_20140727_5-04.htm
(光明日報 記者李玉蘭) 北京理工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曾創(chuàng)造了新中國歷史上許多個“第一”,,第一臺電視發(fā)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
然而,,直到2010年建校70周年的時候,北京理工大學的校訓才確定為“德以明理 學以精工”八個字,。那么,,此前的70年,北理工就沒有校訓么,?當然不是,。
1939年,黨中央決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1940年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改為延安自然科學院正式成立,。它是解放區(qū)進行自然科學教學的最高學府,又是進行自然科學學術活動的中心,。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高等自然科學教育與研究的先河,,走出了一條中國共產黨興辦高等科學技術教育與研究的道路,從而在中國近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第一任院長是李富春,,第二任院長是徐特立。
1942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為自然科學院題寫了校名,。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工業(yè)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yè)院校,。同年,,該校的航空系被抽調參與組建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冶金系被抽調參與組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采礦系及專修科被抽調參與組建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徐特立一直擔任這所學校的校長,,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形成了北理工最初的精神品格,。他倡導“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強調教育要“以群眾為本位”和教育,、科研,、經濟“三位一體”。
20世紀60年代,,在北理工中門主干道的固定式標語壁上,,寫著毛澤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制定的校風校訓:“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20世紀80年代,,全國高校都用過的“團結、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八個字也一度成為北理工的校訓。
2010年,,北京理工大學在廣泛征求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的意見基礎上,,確定了“德以明理 學以精工”作為校訓。
東漢王充在《論衡·別通》中說:“夫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以“德”為首,,既符合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也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靈魂,。“學以精工”指在學問,、技術或業(yè)務上的追求要精益求精,這是北理工人多年的堅持和追求,。
然而,,直到2010年建校70周年的時候,北京理工大學的校訓才確定為“德以明理 學以精工”八個字,。那么,,此前的70年,北理工就沒有校訓么,?當然不是,。
1939年,黨中央決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1940年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改為延安自然科學院正式成立,。它是解放區(qū)進行自然科學教學的最高學府,又是進行自然科學學術活動的中心,。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高等自然科學教育與研究的先河,,走出了一條中國共產黨興辦高等科學技術教育與研究的道路,從而在中國近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第一任院長是李富春,,第二任院長是徐特立。
1942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為自然科學院題寫了校名,。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工業(yè)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yè)院校,。同年,,該校的航空系被抽調參與組建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冶金系被抽調參與組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采礦系及專修科被抽調參與組建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徐特立一直擔任這所學校的校長,,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形成了北理工最初的精神品格,。他倡導“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強調教育要“以群眾為本位”和教育,、科研,、經濟“三位一體”。
20世紀60年代,,在北理工中門主干道的固定式標語壁上,,寫著毛澤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制定的校風校訓:“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20世紀80年代,,全國高校都用過的“團結、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八個字也一度成為北理工的校訓。
2010年,,北京理工大學在廣泛征求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的意見基礎上,,確定了“德以明理 學以精工”作為校訓。
東漢王充在《論衡·別通》中說:“夫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以“德”為首,,既符合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也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靈魂,。“學以精工”指在學問,、技術或業(yè)務上的追求要精益求精,這是北理工人多年的堅持和追求,。
《 光明日報 》( 2014年07月27日 04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