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北理工校長胡海巖:扎根中國 “爭創(chuàng)一流”
發(fā)布日期:2016-10-02 供稿:中國教育在線 編輯:辛嘉洋 審核:包麗穎 閱讀次數(shù):
原文鏈接:http://www.edu.cn/jiao_shi_pin_dao/jiao_yu_ren_cai_zi_xun/201609/t20160930_1454715.shtml
2015年“9.3”閱兵令世人震撼,,在北京理工大學的師生中流行這樣一句話:“在‘9.3’大閱兵里的武器裝備,,不是北理工研制的,,就是北理工參與研制的?!痹趪鴳c60周年閱兵的30個方陣中,北理工參與了22個方陣的裝備設計和研制,參與數(shù)量和深度位居全國高校第一,。這其中飽含了北理工幾代科技人員的心血,印證著北理工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理工大學邁進的堅實步伐,。9月28日,,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接受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專訪,就“聚焦雙一流”主題精彩對話,。
對于一所大學來講,,十年就是一個瞬間
大學的發(fā)展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十年也許只能走一步,,百年完成一個階段,。訪談中,,胡海巖校長表示“北理工在過去十年中朝著建設世界一流理工大學的目標走了一大步?!北崩砉な?940年創(chuàng)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理工科院校,始終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始終把國家重大需求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使命,,建校幾十年來,為國家尤其是國防科技工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北理工形成了理工并重、相互融合,、工理管文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科和專業(yè)體系,。胡海巖校長表示,近十年來,,北理工在理科和基礎研究方面有了長足進步,。“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以國防科技為特色的大學,,要走向世界一流,必須要有強大的基礎研究,,有強大的理科,,要有很好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等學科來支撐,。這樣才會開展原創(chuàng)性研究,,才能產生原創(chuàng)性技術?!?/p>
在邁向一流的進程中,,胡海巖校長首先特別強調教師隊伍建設:“我們不僅從海內外著名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引進了一批很優(yōu)秀的年輕學者,,同時我們也著力培養(yǎng)自己的優(yōu)秀學者,。近年來,學校不僅在傳統(tǒng)優(yōu)勢工科,、而且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培養(yǎng)出了年輕的學科帶頭人,,有了自我造血能力,,這對于教師隊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
建設“雙一流”,,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北京理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受益者。面對社會輿論評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功過是非,,胡海巖校長認為,,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發(fā)展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國家重點建設一批高校是非常必要的,?!?0年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非常困難,,如果不實施像“211”工程重點支持一批學校率先發(fā)展,,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大量資金來加強大學建設,,那中國高等教育就沒有今天,。當然,由于只建設了很少的一部分學科和一部分學校,,受益面不夠廣,,所以可能反對的聲音很強。但從歷史角度看,,這兩個工程不僅僅使部分學校受益了,,還對其他學校起了帶動作用,對確保國家完成當時所確定的到20世紀末實現(xiàn)小康這個目標起了重要作用,?!?/p>
如今,“雙一流”正式推出,,對于這個新時期推動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國家計劃,,胡海巖校長認為,如果說“雙一流”和“985”,、“211”有不同之處的話,,那就是目標和任務更加明確。在當年的“985”和“211”工程中,,只是比較原則地講要提升水平。現(xiàn)在的“雙一流”建設,,則明確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時間,。胡海巖校長表示,對北理工來講,,我們所確定的每個時間節(jié)點都經過了認真研究和論證,,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xiàn)的,。
如果沒有扎根中國,世界一流毫無意義
聚焦到北理工的“雙一流”建設中,,胡海巖校長認為,,必須要“扎根中國,世界一流”,;如果不能扎根中國,,世界一流就沒有意義。胡海巖校長解釋到,,扎根中國不是說這所大學辦在中國,,而是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起到推動作用,甚至是引領作用,。
對于“雙一流”建設所涉及的人才引進,,胡海巖校長表示,既要有現(xiàn)實考慮,,又要有長遠考慮,。從短期看,畢竟我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很大差距,,所以要千方百計從世界名校引進人才,。不管是華裔學者還是外籍學者,只要是優(yōu)秀的,,我們都想要,,希望快速提升中國大學的水平,這是現(xiàn)實考慮,。但如果從長遠考慮的話,,一流大學自己就應該培養(yǎng)出很多一流人才,是用自己的一流人才與世界名校去交換人才,,從而避免近親繁殖,。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中國大學能進入這樣的歷史時期,。
對于引進人才,,北理工特別強調如何能扎下根,之后再培育更多的人才,。胡海巖校長強調,,要給引進的青年人才營造一個能夠拓展新學科,產生交叉學科這樣的一片土壤,。今年,,北理工已實施教師預聘—長聘制度,新招收的助理教授具有很高學術起點,,完全可以去開辟一片新天地,。
訪談中,,胡海巖校長還提出,要用三把尺子來度量“雙一流”,,一把尺子是大學本源,,一把尺子是教育規(guī)律,還有一把尺子就是人民滿意,。
當前,,統(tǒng)籌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是中國高校面臨的重要命題,,是使命,,也是責任。作為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理工科高校,,北京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這條主線脈絡日益清晰,,北理工將以“雙一流”大學建設為責任,看似默默無聞,,實則孕育不凡之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