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賽道”悟出“學道” 實踐才是王道
發(fā)布日期:2019-06-14 供稿:北京青年報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
原文標題:“賽道”悟出“學道” 實踐才是王道
原文鏈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19-06/14/content_330237.htm?div=0
青音:
奮斗永遠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青春這條賽車道上,我不能輸!——朱漫福
賽車手、學霸、入選學校首期“海外計劃”學生國際交流項目、保送清華直攻博士學位,她就是朱漫福——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2015級本科生。大學四年的時光,如賽車疾馳般倏忽而過,在這個女大學生的青春賽道上,寫滿了拼搏與奮斗,載滿了成績與精彩。
當一名賽車手成為最初的夢想
“1圈,2圈……30圈,31圈……50圈。”北理工校園中,一輛水滴形的賽車,以25km/h的速度,在操場的跑道上,一圈圈勻速行駛,不時發(fā)出陣陣轟鳴。當跑完第50圈,賽車平穩(wěn)剎住,一位身著紅色賽車服的女車手從不足1立方米的駕駛室中一躍而出,身材嬌小卻盡顯颯爽英姿,這就是朱漫福。
做個賽車手,對于朱漫福來說,這是在上大學前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北理工一次節(jié)能車俱樂部的宣講會上,看著學長學姐們駕駛自己造出的賽車馳騁賽場時,朱漫福找到了心中的方向。
北理工節(jié)能車車隊俱樂部,是朱漫福所在的機械與車輛學院獨有的俱樂部,該俱樂部由學院學生自行組織、自行管理、自行運營。從設計車、造車、修車、試車到比賽都是由學生團隊完成的。“這給了我們把課本知識理論用之于實踐的機會”,朱漫福告訴北青報記者。學院的學生們平日里一有時間就來俱樂部里“搗鼓搗鼓車”,這讓他們覺得那些“冷冰冰”的知識點變得鮮活起來。
為了加入北理工節(jié)能車車隊,朱漫福從大一開始,就認真準備,刻苦鉆研,豐富自己。終于,在大二暑假,朱漫福作為實習生在節(jié)能車隊學習。初到車隊,朱漫福難免緊張,但扎實的知識儲備和出色的學習能力給了她自信,北理工創(chuàng)新實踐、學習成長的良好氛圍,更是讓朱漫福如魚得水。
暑期實習期間,她經常是第一個來到車隊的人,遇到不懂的問題,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們都是耐心解答。朱漫福在車隊成長迅速。暑期實習結束后,她被車隊選為電車車手。“之所以選擇身材嬌小的小朱,雖然有從車輛減重節(jié)能的角度考慮,但是她的沉穩(wěn)冷靜和認真執(zhí)著才是當選的最重要因素。”擔任多年車隊指導教師的宋強這樣說。
在青春賽道上永不言敗
開車雖然很“酷”,但朱漫福背后付出的艱辛更“酷”。
從新車落地到比賽前夕,是試車的集中期和黃金期。暑假期間,朱漫福和隊員們抓住上午的黃金時間試車,下午就推車回車隊進行檢修和為第二天的試車做準備。9月開學后,朱漫福課程表的空白時間幾乎全部用來試車。電車要想跑出好成績,應盡量勻速行駛,車手要把穩(wěn)油門,這對臂力是極大的考驗。為了控制好體重并穩(wěn)穩(wěn)地握住轉把,朱漫福嘗試了各種減脂訓練,也逼迫自己去嘗試并不喜歡的戶外長跑,加強臂力訓練。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2017年10月底,朱漫福與隊友們一起出征Honda中國節(jié)能競技大賽。然而,首次練習賽卻不盡如人意。比賽場地情況復雜,讓習慣了在平整操場上駕車的朱漫福很不適應。練習賽中,她駕駛著電車不僅多開了一圈,而且在跑第二圈時行駛速度就已經不符合賽事要求,導致最終成績不予錄入。
練習賽的失利和正式比賽的即將來臨,使朱漫福的心情低落壓抑到了極致。“安全第一,不要太有壓力。”隊友們的鼓勵讓朱漫福感受到了溫暖,“為了這次比賽,大家付出了一年的努力。我不能輕易放棄。”練習賽后,朱漫福和領隊們一遍又一遍地觀看視頻,剖析行駛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重新制定駕駛策略。正式賽前夜,她無心入睡,把對應每一個彎道、每一個上下坡的駕駛策略牢記在心,在腦海中模擬了無數(shù)遍的比賽場景。最終,北京理工大學節(jié)能車俱樂部翼昇車隊斬獲大賽亞軍。
朱漫福在青春的賽道上,戰(zhàn)績驕人,她分別獲得了2017年AAM杯國際創(chuàng)新方案設計大賽二等獎、2018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首都一等獎、全國二等獎……
勤奮學習是始終如一的“標簽”
當一名優(yōu)秀賽車手,并不耽誤朱漫福成為一名學霸。今年2月25日,朱漫福成功入選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并登上《人民日報》,在全國約5萬名國獎獲得者中,僅有百人獲此殊榮。
“大學四年69門課程,平均成績達到94.72分,穩(wěn)居年級前列;獲國家獎學金3次、獲校最高榮譽獎學金徐特立獎學金、多次獲校優(yōu)秀學生一等獎學金;獲得北京市三好學生、首都大學中職院校‘先鋒杯’優(yōu)秀團員……”談到朱漫福,輔導員馬凱總是贊不絕口。
清晨8點開始自習,晚上10點后披著星光回宿舍,朱漫福始終鞭策自己用多一點的努力跑得更遠一點。“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我就會在腦子里回顧當天學習的知識點,等回到宿舍時,差不多也梳理完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程的學習循環(huán)往復。掌握了這樣的學習方法后,朱漫福更是能跳出書本,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總結要點。四年來,朱漫福認認真真地用筆記下了每門課程的學習心得,而這個筆記就像另一本屬于自己的“新教材”。
說起保送清華博士,除了學習成績優(yōu)秀,朱漫福的賽車經歷是她很重要的一個“加分項”。朱漫福告訴記者,在申請攻讀清華博士時,她把賽車的經歷放在了“個人陳述”最顯眼的位置。在面試時,面試官也對她這段經歷非常感興趣。“我覺得打動他們的不是因為我是一個女賽車手,而是因為我開賽車那股勁”,朱漫福說,讀博和開賽車有異曲同工之處,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目前,她正在潛心閱讀與讀博期間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做好了“把冷板凳坐熱”的準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