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時報】通識課程我們面臨的三大困境
發(fā)布日期:2009-09-24 閱讀次數(shù):
作者:龐海芍 來源:《科學時報》2009年7月6日 摘編:新聞中心 國慶
原文鏈接: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7/221309.html
近幾年,,作為提高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識教育一直在國內各高校的課程體系中占有特殊位置,但其效果卻并不能令所有人滿意,。不久前,,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書記龐海芍新作《通識教育:困境與希望》正式出版,。而其對通識教育所面臨困境的思考,也值得我們深思,。
通識教育課程是實現(xiàn)通識教育理念和目標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通識教育課程是指除專業(yè)教育之外的基礎教育課程,。如果說專業(yè)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在某一知識領域的專業(yè)技能和謀生手段,,那么通識課程則要通過知識的基礎性、整體性,、綜合性,、廣博性,使學生拓寬視野,、避免褊狹,,培養(yǎng)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們學會做人,。
我國大學的本科課程體系主要由“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yè)課”三部分構成,,其中,“公共基礎課”部分均應視作“通識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兩課”),、英語、軍訓與體育,、通識教育選修課(有的學校稱作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等,,理工科大學一般還包括數(shù)理化等自然科學基礎課。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正在受到三大困境的嚴重制約,。
困境一:
發(fā)展空間受到公共必修課制約
僅從學分比例看,我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占總學分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1/4~1/2,,但具體分析這些課程的內容構成及教學目的,,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占據(jù)大部分學分的通識教育必修課突出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兩課”),、工具技能掌握(外語,、計算機),以及服務于專業(yè)學習的自然科學基礎教育(數(shù)理化),,內容及學習形式過于單一,,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通識教育精神。這與長期以來我國過分強調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培養(yǎng)專門人才不無關系,。
事實上,,由于“兩課”、英語,、軍訓等都是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甚至有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和要求,數(shù)理化等又是理工科進一步學習專業(yè)必不可少的基礎課,,因此,,各高校很難根據(jù)通識教育理念和目標自主設計公共必修課,而是把通識教育的重任交給了“通識教育選修課”,。
通選課是我國大學專門為通識教育目標而設的課程,,也是各大學有較大自主權的課程,學分修讀要求從6至16分不等,。目前,,各大學普遍開設了少則幾十門,多則數(shù)百門的通識選修課,。然而,筆者的調查結果表明,,“內容雜,、結構亂、質量差、地位低” 目前已經(jīng)成為我國大學通選課的通病,,并因此導致其“邊緣化”,、“次等化”,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難以贏得教師和學生的尊重,。
與必修課的強制性和專業(yè)課的有用性相比,通選課的“選修性”和“無用性”直接影響到它在師生心目中的地位,。再加上通識教育選修課學分不多,,被必修課程擠壓在一個小小的角落,發(fā)揮作用的空間十分有限,。無論是課程的質量,、分量還是地位,僅靠通識選修課都難以擔負起實現(xiàn)通識教育目標的重任,。
近幾年,,國內一些大學已經(jīng)意識到此問題,并著力規(guī)劃和建設了一批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在課程的體系構建,、內容設計、教學與管理等方面均加大投入,,力爭使其核心化,、精品化、規(guī)范化,,這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探索 ,。但無奈學分受限,僅有6至16分的通選課,,其影響力能有幾何,?因此,在保持學?,F(xiàn)有課程結構不變的前提下,,關鍵在于將共同必修課“通識化”,釋放出更多學分構建通識課程體系等,。如可以適當減少外語學分,,增設大學語文課程;可以將現(xiàn)有的“兩課”擴展到更廣闊的歷史,、哲學,、文化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與現(xiàn)有的通識選修課整合設計等,。只有突破了公共必修課的制約瓶頸,,通識教育課程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此方面,臺灣的經(jīng)驗頗值得大陸借鑒,。目前大陸高校公共必修課中的“兩課”非常類似于臺灣以前的“黨化”教育課程——即作為共同必修科的三民主義,、國父思想、憲法精神等,。
臺灣于1984年開始大力提倡通識教育時,,也主要是通過讓學生選修6~8學分的通識選修課進行的。但通選課的地位和品質都沒有得到保障,,被戲稱為“營養(yǎng)學分”“裝飾課程”,,批評之聲不絕于耳。直到1994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取消了對黨化課程的硬性規(guī)定,,許多大學將通識選修課程與共同必修課一起規(guī)劃,共同體現(xiàn)通識教育理念,,這樣一來,,通識教育課程的學分由8分增加到30分左右,質量和地位得到迅速提升,。
困境二:師資短缺現(xiàn)象突出
通識課程的“教化”作用使其看似容易,,實則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學術造詣,、人文素養(yǎng)以及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通識課程教學師資短缺具體包含以下三點,。
一是目前我國大學教師隊伍的主體,,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及80年代的大學畢業(yè)生,他們大都是在前蘇聯(lián)的專才教育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知識面狹窄,,知識結構單一,很難開出跨學科,、綜合性,、文理滲透的通識教育課程。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也大多習慣于講授知識為主。尤其是頗需要加強人文教育的理工特色大學,,人文師資匱乏的矛盾更為突出,。
二是僅靠一兩個教師很難開設跨學科、綜合性的通識課程,,目前各大學普遍沒有專門機制將分散在不同學科專業(yè)的教師整合起來,,進行通識課程教學,。
三是由于種種原因,教師講授通識教育課程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筆者在北京某大學所作的問卷調查表明,當問到教師“在基礎課,、通識選修課,、專業(yè)課之間,更喜歡講授哪類課程”時,,喜歡基礎課和通選課的教師分別只有20%左右,;在通選課任課教師中,也僅有23%的人表示因為“喜歡講授通識課”才開設的,。事實也表明,,各大學中高水平的名師、大師講授通選課者很少,,多是工作量不滿的青年教師把通選課當做“練手”的機會,,一旦有了專業(yè)教學和科研任務,就會放棄通選課,。
當然,,教師不喜歡通識課甚至不喜歡從事本科教學,與當前大學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重專業(yè)輕基礎的氛圍有很大關系,,承擔通識教育課程對教師的科學研究、職級晉升,、同行承認,、經(jīng)濟收入等都很難帶來益處。因此,,要想走出通識教育課程教學面臨的師資瓶頸,,除了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繼續(xù)教育和培訓外,還必須在政策激勵和引導,、制度保障上下功夫,。
困境三:建設與管理受到
現(xiàn)行大學組織制度制約
現(xiàn)代大學普遍形成了按照學科專業(yè)劃分院系的組織機構,學科專業(yè)教育在其中占有主導地位,。沒有學科歸屬的通識教育如何在大學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識教育何以得到重視和發(fā)展?這恐怕是通識教育面臨的根本制度困境,。
以課程的組織和管理為例,,在本科課程體系的三大類課程中,學科基礎課和專業(yè)教育主要由各專業(yè)院系組織和管理,,并為“自己的學生”講授,;而公共基礎課(通識課程)則由專業(yè)院系為全校各個院系的學生提供,,一般由教務處進行組織和協(xié)調,并根據(jù)各院系承擔的教學工作量核算編制或經(jīng)費,。在這樣的課程管理機制中,,顯然親疏有分,內外有別,。更何況在學科,、專業(yè)占主導地位的大學里,教師首先追求的是在專業(yè)研究領域的成就和同行認可,,院系也更重視自身的學科專業(yè)建設,,很少花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來精心規(guī)劃和執(zhí)行通識教育課程。
那么,,如何在專業(yè)教育占主導地位的大學里加強通識課程,?成立通識教育專門機構、給予相應的激勵政策和經(jīng)費投入不失為一條捷徑,。目前,,美國以及我國臺灣、香港等地的大學大多設立有通識教育中心,,作為與院系平行的教學組織,,專門進行通識課程的規(guī)劃、實施,、組織,、管理等,對提升課程的地位和品質有很大促進,。如臺灣清華大學1989年成立了通識教育中心,,專門從事通識教育規(guī)劃、管理,、部分課程教學以及組織有關講座活動等,;同時還設有共同(通識)教育委員會來統(tǒng)籌、協(xié)調各院系開設通識課程事宜,。
目前,,國內有的大學也建立了類似組織,如清華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復旦大學的復旦學院等,。但如果讓它們真正負起規(guī)劃和統(tǒng)籌通識教育課程的重任,既要賦予它們一定的課程規(guī)劃和管理權限,,也要提供足夠的課程建設經(jīng)費,,以保證它們吸引到各專業(yè)院系的優(yōu)秀師資開設高品質的通識課程。即便如此,在專業(yè)院系林立的大學里,,沒有學科專業(yè)歸屬的通識教育機構還常常處于“無權無勢”的尷尬地位,。
通識教育需變革大學組織結構
要從根本上提高通識教育的地位,還需要更深層次的組織制度變革,。實際上,,大學的院系既是一級行政機構,也是將某一類學科,、專業(yè)連接起來的機構,。也就是說,院系這一組織形式將不同學科專業(yè)的人員維系在一起,,使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進一步明晰化,并以行政機構的方式形成學科壁壘,。那么,,與之相適應,課程與教學體系也是以學科為中心組織進行的,,由此又實現(xiàn)著專業(yè)化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施通識教育,表面看需要改革課程設置,,實際上將涉及到大學的教學制度乃至組織制度變革,。
大學的組織結構是與大學的理念和功能密切相關的。一般認為大學的功能有三,,即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目前我國大學的各個院系大都包攬了從本科生,、碩士生到博士生各個層次的教育,教育,、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混為一體,毫無疑問,,科研和社會服務具有十分誘惑的經(jīng)濟效益,,所以與之相關的專業(yè)教育必然占據(jù)主導地位,而本科生培養(yǎng)則不受重視,,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更處于弱中之弱的地位,。
因此,要從根本上加強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也應該通過某種組織制度的安排,,保障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都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如有條件的大學,,是否可以將目前的本科教育從各專業(yè)學院中剝離出來,,成立本科文理學院,,專門從事本科生教育以及基礎科學研究。這樣,,一來有專門的學院從事本科教育,,可以使本科教育得到重視;二來可以避免本科生較早地固定在某一專業(yè),,使他們在接受較好的文理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再進行專業(yè)學習,;三則通過文理學院的基礎研究保證其在學科林立的大學中的地位,有研究作支撐也利于為本科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學,。
我國的通識教育要想走遠,,還有很多的困境需要逾越,路途免不了漫長而艱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