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獲評2022年度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十佳案例
發(fā)布日期:2023-02-09 供稿:黨委宣傳部 攝影:黨委宣傳部
編輯:趙安琪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shù):日前,,首都文明辦組織開展2022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優(yōu)秀案例評選活動。為表彰先進,、推薦典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高校集中開展2022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優(yōu)秀案例評選工作。
評選活動得到各高校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經推薦報送和專家評審等程序,,最終評選出2022年度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十佳案例。北京理工大學推薦的“以‘延安精神’賦能文明校園建設”獲評2022年度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十佳案例,。
以“延安精神”賦能文明校園建設
“要全面領會延安精神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準確把握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充分結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好后繼有人根本大計,?!?022年11月10日,在青年學子“云學”延安紅色場館活動啟動儀式上,,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這樣強調,。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創(chuàng)建于延安,是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延安精神”形成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受益者,。多年來,,學校堅持弘揚延安精神,持續(xù)以紅色基因鑄魂育人,,堅定走好由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和領導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紅色育人路”,。
近年來,在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指導和支持下,,北理工大力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持續(xù)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建設成效,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在全國高校形成示范,,為以“延安精神”賦能文明校園建設提供了“北理工方案”。
2020年,,北理工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弘揚主旋律,,探索弘揚延安精神新路徑。近年來,,北理工持續(xù)凝練,、宣貫延安精神鮮明的特色精神文化體系和辦學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師生踐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立研究智庫,,探究探索延安精神賦能文明校園建設的時代價值、深遠影響及實踐路徑,。
實現(xiàn)全覆蓋,,創(chuàng)新打造文明校園新場域。學校全面推動延安精神進課堂,、進校史館,、進社團,開設延安精神特色思政課,,建設校史館延安廳,,排演延安精神紅色劇目,舉辦教師“延安尋根”活動等,,通過多元化方式,,打造覆蓋全體師生的文明“大課堂”。
創(chuàng)新“智慧+”,,構建紅色文化育人新模式,。學校積極依托智慧教育優(yōu)勢,運用虛擬仿真技術,,打造“延安精神”VR思政“金課”,;組織青年學生以網絡直播方式“云學”延安紅色場館,,讓弘揚延安精神貼近師生、緊跟時代,。
推動延安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在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支持下,,學校積極邀請延安英烈后代,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等課程中推出延安精神特色思政課,,每年覆蓋7000余名學生,。相關立項獲批教育部哲社科重大課題、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項目,,與中延會聯(lián)合設立“延安精神與中國青年研究中心”高水平智庫,,建成“紅色基因文化育人資源庫”。
“紅色故事”點亮北理工思政課堂
打造延安精神特色文明實踐基地
學校立足紅色校史,,在校史館建設延安精神專題展廳,,通過圖文展板、珍貴實物,、多媒體展示等展陳形式,,面向校內外弘揚傳承延安精神,年均接待1萬人次,,成為高校具有代表性的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和文明實踐基地,。
創(chuàng)新構建延安精神智慧教育模式
學校依托虛擬仿真技術,推出“延安十三年”“徐特立在延安”“黨的精神譜系長廊”等沉浸式VR思政課程,,獲批首家“全國思政課虛擬仿真教學體驗中心”,。組織全校9大書院、24個學院學生在線以網絡直播方式“云學”參觀學習延安革命紀念館等6家紀念場館,,打造了文明校園“云課堂”,。
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報道北理工“云學”延安紅色場館活動
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持續(xù)以“延安精神”賦能文明校園建設,,充分發(fā)揮精神文化優(yōu)勢,,聚焦立德樹人,持續(xù)豐富內涵,、創(chuàng)新形式,,打造了“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品牌,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關注,,并被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充分認可,在全國高校形成示范,,為新時代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
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走好堅持德育為首,、著力紅專并舉的“紅色育人路”,立足國防特色,、服務國家戰(zhàn)略的“強軍報國路”,,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開放包容合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