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兵工人·軍工魂·北理夢
對話北理工數學與統計學院86屆校友——兵器203所所長王東
發(fā)布日期:2016-09-07 供稿:吳克友 攝影:吳克友
編輯:董學敏 審核:高偉濤 閱讀次數:
2016年8月初,,在校慶開放日即將來臨之際,,北京理工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由黨委書記高偉濤帶隊,,赴西安走訪學院86屆校友-兵器203所所長王東,。
王東校友1982年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學應用數學專業(yè),,1986年畢業(yè)后一直在中國兵器工業(yè)203所(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工作,。畢業(yè)30年來,,他始終工作在國防領域科研一線,,致力于智能化彈藥武器裝備研制工作,現任中國兵器工業(yè)203所所長,。
八月的古都西安驕陽似火,來到我國彈藥總體設計領跑者,、兵器工業(yè)集團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203所),,現代化的辦公大廳,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和獨具軍工特色的陳列館,,讓我們每個人都切實感受到了兵器行業(yè)的蓬勃朝氣,。我們的到來受到了王東所長和數學與統計學院87級曹小兵校友的熱烈歡迎。王東校友就大學經歷,、職業(yè)生涯,、兵器行業(yè)的現狀進行了解讀,話語間不時流露出對母校的眷戀和對學弟學妹們的真切期盼,。
王東校友謙遜,,健談。他向我們講述了自己30多年來的奮斗歷程,。16歲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學應用數學專業(yè),,在大學期間成績一直優(yōu)異,畢業(yè)后順利地進入了203研究所工作,。作為兵器總體所,,203所雖然實力雄厚,但80年代的工作條件還十分艱苦,,位處西安郊區(qū)的長安縣,,沒有西安市戶口,,有時候工資都很難發(fā)出,人才流失嚴重,。1986年北理工畢業(yè)來到203所的9名畢業(yè)生,,到目前堅守下來的只有4人,其中就包括王東校友夫婦,。在這樣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王東校友堅持著,堅守著軍工魂,、北理夢,,隨著203所一起一步步發(fā)展壯大,自己也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兵工人,。30年來王東校友參與了多項國家重點型號項目研制工作,,主持、主管完成了國內數項大型武器裝備的研制定型并裝備部隊,,填補了國內裝備的空白,,部分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在項目技術管理和科技資源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促進了制導兵器技術和產品的持續(xù)發(fā)展,。他注重人才隊伍、研發(fā)條件,、管理平臺和先進文化理念的建設,,提升了行業(yè)和單位的核心競爭能力。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且均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國防科工局能力建設先進個人稱號,。他先后任中國兵器工業(yè)第二〇三研究所總體研究室副主任、軍品型號處副處長,、所長助理,、副所長。并于2013年擔任203所的所長重任(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兼任中國兵工學會,、中國國防科技工 業(yè)企業(yè)協會、中國軍轉民理事會理事,。在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正如王東校友所說:“有問題并不可怕,改革就是在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里前行”,,如今的203所發(fā)展迅猛、朝氣磅礴,。
談起大學生活,,王東校友說,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活很單純,,也很枯燥,,但是同學們朝夕相處的四年,是抹不掉的青春記憶,。王東校友表示,,不管工作多忙,今年的校友返校日他一定會回母??纯?,看看母校的發(fā)展變化,見見當年的老師和同學,。提起大學所學專業(yè)對日后工作的影響,,王東校友認為數學對思維方式的錘煉,讓他可以思路清晰,、全面系統性地思考問題,。數學專業(yè)的學生一般都基本功扎實,做事認真負責,,這些都為日后做好紛繁復雜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最后,王東校友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刻苦學習,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不斷去適應各種轉變,,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并歡迎學弟學妹們到203所工作,,一起用激情與責任追尋我們的“兵器夢”,,祝愿母校和學院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