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人物】科研報國青春夢
——專訪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倪俊
發(fā)布日期:2017-07-03 供稿:宣傳部 王朝陽 攝影:無人賽車隊
編輯:辛嘉洋 審核:包麗穎 左正興 閱讀次數(shù):
【編者按】5月3日,,在五四青年節(jié)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大學生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時寄語青年“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弊裱影簿窈蛙姽の幕臍v史根脈,,北京理工大學始終將“延安根、軍工魂”的價值訴求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引導學生立大志,、做大事,不忘北理工復興民族,、服務國家的昭昭使命,。在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分享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機械學院倪俊博士的事跡,,希望他科研報國的青春夢想,,能夠激勵北理工學子努力奮斗,,成為新一代胸懷強國夢想的青年棟梁。
在北京理工大學,,有這樣一位車輛工程專業(yè)的博士生,,他年僅25歲,就已經(jīng)發(fā)表SCI/EI論文近30篇,;他曾擔任北理工方程式賽車隊隊長,,創(chuàng)辦了北理工無人賽車隊,研發(fā)了世界首輛無人駕駛大學生方程式賽車,;他從事新一代軍用車輛研究,,帶隊研制了“地面航母”——多智能體協(xié)同軍用無人車;他的成果被中央電視臺等數(shù)十家媒體報道,,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等榮譽,;他以學生身份獲得中國科協(xié)“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支持,并5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2017年5月4日,,他獲得“北京市青年五四獎章”,他就是北理工機械與車輛學院博士生——倪俊,。
“那時,,20歲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祖國,。”
2011年,,正在北理工機械學院讀大二的倪俊加入了學校方程式賽車隊,,艱苦磨練在他20歲的青春歲月打下了北理工精神的烙印。
倪俊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赴德國參加2012年的世界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比賽。在上半年的備賽中,,他帶領10余名隊員連續(xù)數(shù)月幾乎不眠不休的調(diào)試賽車,,白天在炎熱的郊區(qū)測試,晚上熬夜處理技術問題,。困了,,就在運輸賽車的貨車車廂里睡上一覺。終于要開赴德國賽場,,發(fā)動機卻因為海運受潮而損壞,。直面挑戰(zhàn),永不言敗,,倪俊帶領隊員們在賽場旁陰冷的樹林里露營了整整8天,,白天修理賽車備賽,,晚上在簡陋的帳篷里休息。終于,,修理好的賽車亮相最后一天的耐久賽上,,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世界大學生方程式賽車的跑道上?!澳菚r,,20歲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祖國,?!睉浧甬敃r,倪俊仍然會雙眼泛紅,。
他20歲馳騁德國賽道,,精心打造的賽車在高速運輸路上自燃燒毀,決賽之日發(fā)動機炸裂,,一次次浴火又一次次重生……這一切,都是一名北理工學生的成長歲月,,傳奇而精彩,,也讓倪俊默默堅定了科研報國的決心。
“這不單是北理工的事,,這還是中國汽車行業(yè)的事,。”
2013年,,倪俊被保送到北理工機械與車輛學院坦克傳動國防重點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胡紀濱教授,并將“無人駕駛特種車輛”作為自己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博士期間,,倪俊直接參與到軍工項目研發(fā)之中,為我國新一代陸軍裝備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xiàn)出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國家責任和歷史使命,,格局盡顯。
2015年,,在導師的指導下,,倪俊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組織力量,,帶領70名青年學子,,組建了一只全新的“北理工無人賽車隊”,并成功研發(fā)了世界首輛無人駕駛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就是這樣一群青年學子,,將北理工朝氣蓬勃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恰逢當時,,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德國大學生方程式賽車組委會決定將無人駕駛引入到大學生方程式賽事之中,并宣布在2016年舉辦“無人賽車”賽事討論會,?!拔覀儑遥瑥膩頉]在這種級別的賽事中掌握過國際話語權和規(guī)則制定權,?!碑敃r的倪俊滿心歡喜,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一起積極聯(lián)系了德國組委會,,表示希望參與此次討論會,,能夠參與國際賽事的規(guī)則制定。
然而事與愿違,,德國組委會拒絕了來自中國的申請,。“拒絕不可怕,,放棄才可怕,。”面對拒絕,,倪俊展現(xiàn)出一份北理工人的責任與擔當,,“既然不讓我們參加他們的討論,那索性,,我們就讓世界第一個無人駕駛大學生方程式賽車的賽事,,誕生在中國!”這是一名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召喚,。
和德國人賽跑,,成為隨后一年中倪俊的重要任務?!耙氤少?,意味著不光北理工,其他高校也要具備無人駕駛賽車的研發(fā)能力,,整個行業(yè)都要向前邁一步才行,。”于是,,倪俊積極配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團隊研發(fā)技術全面公開分享,直接推動了中國無人方程式賽車領域的整體水平?!斑@不單是北理工的事,,這還是全中國汽車行業(yè)的事情。年輕人嘛,,應該有這種情懷和魄力,。”在倪俊的積極推動下,,中國首屆無人駕駛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終于敲定,,將于2017年正式舉行,倪俊將擔任規(guī)則委員會秘書兼委員,,負責賽事組織以及規(guī)則制定等工作,。
“最艱難的時候,和以往一樣,,我從不放棄,,再絕望我也不放棄?!?/span>
2016年,,倪俊的無人賽車團隊,還實現(xiàn)了另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成功研發(fā)“地面航母”無人車,,“跨越險阻”,、表現(xiàn)出色。然而誰能想到,,這一集成輪轂電機驅動、全輪獨立轉向,、遙控/自主行駛,,“背負”無人機,“胸懷”無人車,,充滿未來科技味道的無人駕駛特種車輛,,竟然完全是由幾十名北理工青年學生,在100天內(nèi)完成設計制造的,。
2016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備部發(fā)布消息,將于9月初在黑龍江塔河舉辦“跨越險阻”無人車輛挑戰(zhàn)賽,。這是中國最高水平的無人車輛“大比拼”,,由軍方組織實施,嚴苛的競賽條件,,充滿了實戰(zhàn)味道,,成為國內(nèi)相關高校、院所和企業(yè)精心籌備、爭相參與的重要賽事,。能夠在這次比賽中亮相,,對北理工無人賽車隊的未來發(fā)展以及北理工鞏固軍車領域的領先地位都有重要意義,但純正的學生作品參賽,,沒有先例,!
倪俊和他的小伙伴們敢于面對挑戰(zhàn),從不輕言放棄,,他們結合團隊在方程式賽車多年來的實踐經(jīng)驗和技術積累,,決定研發(fā)一輛極具技術前瞻性的軍用無人車來參加比賽。時間緊,、任務重的時刻,,北理工在大學生賽車類科技創(chuàng)新中形成的工作組織模式和團隊管理經(jīng)驗,便成為項目實施的重要基礎保障,。
經(jīng)歷了100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斗,,蘊含高科技的“地面航母”成功誕生,為了保障300千瓦高密度電池箱的安全運輸,,倪俊親自駕車運輸電池,,往返6000公里,歷時六天六夜,?!澳嵌螘r間,是我這五年來最最艱難的時候,。和以往一樣,,我從不放棄,再絕望我也不放棄,,更不會讓我的任何一個隊員放棄”,。最終,這輛“學生車”表現(xiàn)出色,,得到了多方肯定,。
除了研制出高水平的賽車作品,在導師胡紀濱教授的指導下,,倪俊在學術領域也是收獲頗豐,,提出了無人駕駛特種車輛的“隨控布局”總體理論雛形,發(fā)表SCI/EI收錄論文近30篇,,受理發(fā)明專利近10項,。他的研究成果發(fā)表在《Vehicle System Dynamics》等多個頂級SCI學術期刊上,受邀在IEEE世界智能車大會等10個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2016年,,憑借讀博期間所取得的突出成績,他被中國科協(xié)納入“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成為該人才計劃有史以來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學生,。
大格局,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走向新高度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博士生,,倪俊所取得的成績,,既在于自己不懈的努力,也得益于導師的悉心培養(yǎng),,更體現(xiàn)了北理工在人才培養(yǎng)任務上實施大手筆,、面向大格局開展教育工作的理念和精神。
多年以來,,機械學院一直將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開展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舉措,,并下大力氣投入保障,已經(jīng)形成了以方程式賽車隊,、無人賽車隊,、Baja越野車隊、節(jié)能車隊為核心的體系化,、品牌化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格局,,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人才。通過無人賽車隊,,使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走向新高度,。它所代表的新模式,體現(xiàn)了在學校,、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把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與科研項目真正結合了起來,充分發(fā)揮了青年學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將這個能力導向更高的層次和更大的格局,,也產(chǎn)生了更大的效能。
“在這種新模式的團隊里,,博士生們進行學術研究、碩士生生攻克高端技術,、本科生解決工程問題,,實現(xiàn)了優(yōu)勢互補。無人賽車隊在更大格局下,,不僅實現(xiàn)了人才培養(yǎng),,還支撐了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培育、支撐了實際科研項目開展,。這種模式潛力巨大,。”倪俊談及無人賽車隊的模式,總是難掩興奮,。當然,,新生事物總要經(jīng)過探索,“大時代需要大格局,,世界一流需要一流模式,,我們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愿意成為這樣的實踐者,,為北理工探索前行”。倪俊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除了帶領無人賽車隊,他還積極地參與學生工作,,擔任兼職輔導員,、系團總支書記、研究所黨支部書記等,,積極地為人才培養(yǎng)工作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指出:“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
今天,,五四精神的火炬已經(jīng)傳到這一代青年手中,。當談及獲得“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的感受時,倪俊表示:“感謝母校和各位老師多年來對我的培養(yǎng),,這個榮譽不是我個人的,,而是我們整個團隊的,是所有為學??萍紕?chuàng)新事業(yè)作出貢獻的北理工人的,。我有幸成為北理工的學生,有幸在這樣一個魚躍鳥飛,、波瀾壯闊的時代,。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努力,,將北理工賦予我們的科學之光植入‘科技報國’的理想,,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仞伳感?,報效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