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訪我校輕武器專家,、“中國槍王”朵英賢院士
發(fā)布日期:2009-04-28 閱讀次數(shù):
文字整理、編輯:新聞中心 國慶 圖片:斯君
編者按:中央電視臺于近期專訪了我校輕武器專家朵英賢院士并在CCTV-10《大家》欄目以《“中國槍王”——朵英賢》為題播出,。在節(jié)目中,,朵英賢院士介紹了中國95式槍族的研發(fā)歷程以及與AK47槍族、M16槍族相比所具有的優(yōu)勢特性,,北理工新聞網(wǎng)特發(fā)《“中國槍王”——朵英賢》的文字實錄,,以饗讀者。
中國95式槍族總設計師朵英賢院士
解說詞:是誰影響了我們的今天,,是什么造就了非凡的人生,。分享過去,分享光榮,,感受大家風范,,《大家》欄目!
95式5.8mm小口徑槍族,,從下至上依次是
短突擊步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通用機槍和班用機槍
主持人:幾乎所有的軍事謎,首先關(guān)注的武器就是槍,。因為在戰(zhàn)場上,,槍往往就意味著戰(zhàn)士的生命。因此呢,,才有了AK47,、M16、卡拉什尼科夫,、尤金斯通納等等,,這樣一些關(guān)于槍的傳奇。今天我們采訪的大家,,就是“中國95式槍族之父”,、著名的武器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朵英賢先生,。
解說詞:2009年3月《大家》欄目的主持人和朵英賢先生一起來到他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參觀,,并在靶場親身體驗了朵先生主持設計的95式自動步槍以及世界槍史上赫赫有名的AK47和M16。
朵英賢團隊設計的95式5.8毫米口徑自動步槍,,最初是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官兵一同亮相的,,它的獨特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這個橫空出世的槍族,,一出手就在世界同類槍支中搶占了重量很輕,、尺寸很小、有效射程很遠,、終點威力最大的四大優(yōu)勢,,而出乎意料的是它的總設計師朵英賢院士卻是一個從未上過戰(zhàn)場的人。
主持人:在您的工作單位里,,大家稱呼您也都稱呼朵先生,,是吧?
朵:學生多呀,,我早期是留校的教員,,文革前學生對老師的稱呼都是先生。
主持人:可是大家很少把這個先生和武器的設計師聯(lián)系到一塊兒,。
朵:人家說您沒當過兵,,怎么弄的。我就想起來,,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有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
主持人:嗯,。
朵:有一個游泳隊的主教練不會游泳,,那個游泳隊拿了很多金牌,,運動員們高興得把教練抬起拋到水里去了,猛然一想教練不會游泳,,又趕緊下水把教練救了上來,。我就是那個教練,但水平差多了,。
主持人:所以您這個朵先生,,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解說詞:今年78歲的朵英賢是我國培養(yǎng)的第一批自動武器設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他和這個幾乎是白手起家的專業(yè)一起,走過了一段相當漫長的學習和仿制蘇聯(lián)武器的歷程,。1958年朵英賢第一次見到AK47,,從此這支世界名槍和它的制造者卡拉什尼科夫就成為他仰慕的對象。1965年隨著美國人尤金斯通納設計的M16在越南戰(zhàn)爭中異軍突起,。美,、蘇兩大槍王在冷戰(zhàn)背景中的暗中較量拉開了序幕。然而此時中國的輕武器行業(yè)卻在文革中受到重創(chuàng),,朵英賢本人更是一度被迫離開槍械行業(yè),,直到1980年歸隊后,他才見到了能與AK47分庭抗禮的M16,,并重新踏上了追逐世界先進水平的道路,。
主持人:已經(jīng)有了這兩個槍王,一個是卡拉什尼科夫,,一個是斯通納,。AK47締造者和M16締造者這兩個人,你是不是研究過他們這兩個人,?
朵:研究過,。因為我發(fā)現(xiàn),AK系列跟M16系列在力學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前者顧了可靠性顧不了精度,,而后者顧了精度,顧不著可靠性,。我就想著這可能是突破口,,但是不放心,為什么呢,?這兩位大師也不是一般人,。
主持人:不是一般人?
朵:也不是等閑之輩,,他們肯定在力學模型上下過功夫,。就查他們的歷史,,卡拉什尼科夫是個十年制學歷。十年制學校畢業(yè),,就是我們的初中程度,。斯通納是高中畢業(yè)的。兩個都有很長的參軍歷史,,都喜歡槍。
主持人:這很重要,。
朵:所以他們的槍,,你看那槍的外表和形狀干凈利落得很,握起來很舒適,,你一看就知道是大手筆,。在AK47變成小口徑AK74時,槍的外形和尺寸基本未變,,卡氏認為,,除了口徑變小外,其它方面老槍AK47已無可挑剔,。
前蘇聯(lián)AK47槍族
解說詞: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向來以可靠性著稱,,即使在風沙、雨雪的惡劣環(huán)境中也能正常使用,,但缺點在于精準度不夠,,耗彈量大;而尤金斯通納的M16槍族則勝在彈道低伸,,精準度高,,但比較容易出故障。那么如何把這兩種槍族的優(yōu)點結(jié)合起來,,揚長避短呢,?
上世紀80年代末,他作為兵工學會常務理事,,通過兵工學會先后把尤金斯通納和卡拉什尼科夫請到中國交流,。作為一位長期研究蘇式武器的槍械設計師,朵英賢對于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尤為熟悉,。
主持人:他怎么說,?
朵:沉默。
主持人:沉默,?
朵:他就說別的事情了,。
主持人:請他來,請斯通納來是您一手策劃的,?
朵:我摸不準這兩個人在力學上到底做了什么工作,。如果他們懵懵懂懂地什么也沒做,我就會暗自高興,。
主持人:您盼著這倆對手在這方面有所疏忽,?
朵:這樣我們的空間就大了。
主持人:對,,實際上不可能,。他們不可能是糊涂人。
朵:如果他們兩個這方面鉆研過,,我就心里嘀咕了,,人家已經(jīng)鉆研過了,留下的空間就小了,。真想摸它這個底,。
美國M16槍族
解說詞:對于相對陌生的斯通納,朵英賢更是充滿了好奇,,這位小口徑步槍之父,、槍族魔幻化理念的創(chuàng)造者,制造的槍械以精準著稱,,他究竟有什么獨特之處,,他是不是不可超越的呢?
主持人:那您給斯通納設計的問題是什么,?想摸斯通納的什么底,?
朵:第一個還是了解他力學上怎么考慮的。斯通納從來不談力學問題,。
主持人:您問他,,他也沉默?
朵:他就直說M16的槍托直了以后,,就比彎的精度要好,。
主持人:經(jīng)驗?
朵:是初等力學。
解說詞:在當過大學教師的朵英賢看來,,軍旅出生的兩位槍王,,盡管在戰(zhàn)場上和實踐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設計靈感和先天優(yōu)勢,相對薄弱的力學基礎是他們身上唯一的突破口,,也是朵英賢迎頭趕上的唯一的希望,。
朵:比較起來這兩位是殿堂的大師,我們是山寨王,。
主持人:山寨王,?
朵:山寨王。
主持人:這個山寨王怎么講,?
朵:就是跟著瞅機會,,程咬金的打法。
主持人:跟,?
朵:鉆人家的空子,好像他們兩位是長跑健將,,在前面領跑,,我們很吃力地在后面跟,突然發(fā)現(xiàn)了人家的一個空隙,。
主持人:哧溜,,您就上去了。
朵:就上去了,。那么這樣呢,,我們算是僥幸,因為力學的這個漏洞是人家疏忽了,,好補,。但是工業(yè)技術(shù)這個差距,我們輕易趕不上來,,那要整個國民經(jīng)濟水平上去,,不是一時半會兒。
解說詞:1991年就在接待了卡拉什尼科夫后不久,,朵英賢被任命為新5.8毫米槍族系統(tǒng)的總設計師,。自從5.56毫米口徑的M16問世以來,世界各國爭相掀起了研發(fā)小口徑槍族的風潮,,連卡拉什尼科夫也不得不掉頭追隨斯通納的腳步,,在1974年推出了5.45毫米口徑的AK74。在蘇,、美兩國的帶領下,,步槍的小口徑化成為大勢所趨。
主持人:為什么在,,特別是M16之后,,全世界都采用小口徑,?直觀地看,它的好處是什么,?
朵:直觀的好處,,第一個坐力小,連射精度就好多了,。第二個攜彈量大,,過去只帶七八十個子彈,現(xiàn)在帶一百五六十個子彈,。
主持人:對,,子彈的體積小了?
朵:過去一個子彈二十四克,,現(xiàn)在一個子彈十克,,你想想士兵他可以多帶一倍呀。
主持人:對,。
朵:所以戰(zhàn)士一出去,,子彈太少他不敢隨便打,子彈帶得多那底氣就不同了,。
主持人:他也要保命的,。
朵:子彈打完以后,槍還不如個打狗棍呢,,你趕快扔下跑吧,。所以子彈要多,誰的子彈多,,誰就贏了,,那就是你死我活。
主持人:對,,那么子彈小了殺傷力呢,?
朵:殺傷力呢,有新技術(shù)支撐,,不弱于原來的大威力彈,。直射距離幾乎比大威力彈增加了100米。
解說詞:我國對于小口徑步槍的研制工作始于1971年,,經(jīng)歷了16年卻沒能達到換裝,。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jīng)席卷世界的小口徑之風已然刮過,中國能否搭上小口徑最后一班車,,決定了中國能否在現(xiàn)代輕武器發(fā)展潮流中獲得立足之地,。當年年近花甲的朵英賢臨危受命,重打鼓另開張地開始小口徑槍族的研制工作時,他面臨的卻是行業(yè)的生產(chǎn)基礎非常差,、沒有技術(shù)儲備,、青黃不接的科研隊伍和所剩無幾的研發(fā)時間。
朵:所以我們在搞95式的時候,,我是勉強披掛的,。佘太君是主動上陣的,我是勉強推上去的,。
主持人:佘太君也是沒有退路,,才主動上陣的?
朵:原來經(jīng)過十幾年都做不出來的,,要我們4年內(nèi)做出來(實際上是兩年半),,性能要趕上國外的,那么我們只能抓主要性能:可靠性,、精度,、終點效應和重量。
主持人:這些靠力學公式和理論就可以計算出來的嗎,?
朵:我們是以理論為主,,經(jīng)驗為輔。
主持人:那怎么樣在工作當中去實現(xiàn)它,?怎么把這種力學的一些結(jié)構(gòu)及其原理在設計中體現(xiàn)出來呢,?
朵:發(fā)動大家出方案,。出了方案以后,,我們點評的時候,始終離不開這個方向,,主要看力學結(jié)構(gòu),。一批批新方案,一次次綜合優(yōu)化,,一層層遴選收斂,,大大小小七八十個方案哩。
解說詞:一個未曾上過戰(zhàn)場的人,,卻從事著槍械設計的特殊行業(yè),,他一直追隨著世界兩大槍王的腳步,卻又從缺陷中發(fā)現(xiàn)了重大的突破口,,從亦步亦趨到突出重圍,,他走過怎么樣的傳奇道路?
一邊加緊研發(fā)小口徑武器,,一邊用心培養(yǎng)年輕的技術(shù)人員,,朵英賢帶著他的團隊,充分發(fā)揮了我國多年來在武器減重方面積累的優(yōu)勢,同時努力彌補工藝和材料水平上與國外的差距,,而力學結(jié)構(gòu)設計則成了他們?nèi)〉贸晒Φ年P(guān)鍵,。他一方面努力減輕槍身振動以提高精度,一方面盡量提高構(gòu)件運動的靈活度,,保證可靠性,,從而把兩者盡可能地結(jié)合起來。1995年全新的5.8毫米口徑槍族問世,,并通過了國家靶場的設計定型試驗,。從1997年開始,95式槍族陸續(xù)裝備三軍,,終于取代了我軍使用多年的仿蘇武器,。在1999年的國慶五十周年的閱兵儀式上,它更使天安門廣場大放光彩,。而在槍械陳列室里,,朵英賢親自為我們講解了95式自動步槍與AK47和M16的區(qū)別。
朵:這95式步槍,,重量只有3.3千克,。
主持人:這三個槍(95式、AK47和M16),,誰最輕,?
朵: 95式最輕。
主持人:對,,我剛才試了一下,。
朵:長度呢,是746毫米,,它呢(M16)是1米,。
主持人:這個(AK47)呢?
朵: 945毫米,。
主持人:這個(AK47)重,。這個(AK47)顯然重得多。
朵:這個長度它(95式)最小,,重量它(95式)最輕,。
主持人:直射距離95式最遠?
朵:它(95式)口徑比它們大,,所以子彈的威力也比較大,,直射距離也比較遠,所以這四個方面占了優(yōu)勢,。
解說詞:選擇5.8毫米的口徑是95槍族的一大特色,。它使我國的小口徑槍族在美,、俄兩大政治集團之外獨樹一幟,在近兩年的伊拉克戰(zhàn)爭中,,5.56毫米口徑的威力遭到了美國士兵的質(zhì)疑,。而與此同時,中國95式槍族的5.8毫米口徑則展現(xiàn)出了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STRONG>
朵:這是我們國家的,,我們的槍族是這樣的,。
主持人:這就是您設計的這一套95槍族?
朵:這是輕機槍,,這是步槍,。那是另外一個槍了,是狙擊步槍,,用另外一種機槍彈,。
主持人:它們使用的子彈一樣?
朵:不一樣?,F(xiàn)在改了彈,,把步槍彈和機槍彈設計成一種彈。各種槍的槍管改一下,,就可以用這個新彈了,。
主持人:那就是說,現(xiàn)在這一,、二,、三、四種槍用一種槍彈,。
朵:還有一個通用機槍,。
主持人:還有一個通用機槍?
朵:是88式通用機槍,。
主持人:這五個槍,,配用一種彈,?
朵:對,。
主持人:現(xiàn)在這種彈是通用性最強的一種了?
朵:對,,最強,。國外的步槍彈就只能適用于三種槍,另兩個槍就兼顧不上了,,我們都兼顧上了,。這很要緊,第一線打仗,,出去三五天回不來,,你的子彈用完了怎么辦呢,?那相互可以調(diào)劑呀!
解說詞:除了槍族系列口徑統(tǒng)一的優(yōu)勢外,,與其它小口徑子彈相比,,5.8毫米子彈還在最重要的殺傷力方面獨領風騷。
朵:95槍族改進時,,已將彈的有效射程從400米增加到1000米,。
主持人:從四百米增加到一千米,翻了一倍還多???
朵:對,翻了一倍還多,。如果是步槍的話,,在四百米之內(nèi)這個距離上,比M16的能量增加了四分之一,,比蘇聯(lián)5.45 AK74能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這是很厲害的,可以對付帶有防護的士兵,。
主持人:穿防彈衣的,?
朵:對,防彈衣中加帶防彈板的,。
解說詞:95式槍族的另一大特色是沒有槍托,,這也使它的外形顯得十分獨特。與傳統(tǒng)有槍托的AK47和M16相比,,這樣的設計究竟有何好處呢,?
主持人:95式單手就可以用。AK47由于重心在握把前方,,單手舉不起來,,要平穩(wěn)射擊,基本不可能,。
朵:因為95式?jīng)]有單獨的槍托,,握把前移并接近重心,單手可以操作,。
主持人:這個槍(AK47)很重呀,!
朵:它多了一個槍托,握把遠離重心,。
主持人:槍管實際長度差不多,,但多了個槍托。
朵:現(xiàn)在呢,,95式是把這個機匣改一下形狀,,就代替槍托了,。
主持人:在這個位置。
朵:對,,就在這個位置,,這就是機匣嘛!
解說詞:步槍尺寸的縮短使95式槍族更加便于隨身攜帶,,連空降兵和裝甲兵都能使用,。這也能大大增強我軍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在2002年愛沙尼亞國際偵察兵競賽中,,中國特種兵就曾經(jīng)使用可以單手射擊的95式步槍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然而,在裝備全軍與部隊磨合的過程中,,無槍托設計也帶來一系列無法回避的問題,。
主持人:那如果您今天再看,覺得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朵:最大的遺憾嘛,!就是變成無托結(jié)構(gòu)后,操作系統(tǒng)變化太大了,。太大了以后,,我們的軍隊原來的那些長期形成的習慣,就不適應了,,得改操槍習慣,。由于士兵操槍的辦法都是老槍的操法,所以我們聽到大量的意見:瞄準不好瞄,,操作不好操,,爬著前進不好爬。但是我想如果這個槍現(xiàn)在讓卡拉什尼科夫去設計的話,,人機系統(tǒng)他肯定設計得比我們要好,。對他來說,槍摟在懷里,,就是他的小寶寶一樣,,怎么抱最舒服,當媽媽的,,肯定會這一套的,。
解說詞:95式槍族自從問世以來,,就不斷地被人們拿來與M16,、AK47等小口徑槍族進行比較,而結(jié)果則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在朵英賢看來,,他心里最沒底兒的就是作為武器設計師無法解決的材料和工藝問題。
朵:射擊問題受到我們國內(nèi)工藝的限制,,工藝要比人家差,,盡管我們的力學模型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被我們的工藝抵消了不少,,所以好多領導,,談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就說我們小口徑了,,但是還沒有小口徑化,。他說為什么沒有小口徑化呢?小口徑的一個特點就是射擊精度要上去,。精度上不去,,小口徑的優(yōu)勢就沒了。我們的發(fā)射藥質(zhì)量不高,,工藝水平還沒有上去,,槍管直不直還用眼睛看,眼睛能看得準嗎?解說詞:盡管留下了一些遺憾,,朵英賢的95式槍族畢竟還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自主研發(fā)小口徑槍族技術(shù)的先河,,使中國的輕武器終于有了與世界水平對話的機會,也使中國的槍械設計師縮短了世界槍王之間的距離,。令他欣慰的是,,95式槍族的改進升級,在他當年培養(yǎng)出來的年輕人手里得到了實現(xiàn),。在今年10月1日即將舉行的國慶六十周年閱兵大典上,,新型的95式步槍必將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
主持人:您能不能透露一下,,它的改進型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大變化,?
朵:這次改進呢,包含三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人機功效方面的東西,;第二個任務,就是把5.8毫米子彈的潛力發(fā)揮起來,,由“一彈三槍”升為“一彈五槍”,;第三個呢,給它配一個快速發(fā)射的榴彈發(fā)射器,。
主持人:這次改進型出來之后,,能不能減少或者說消除您原來的一些遺憾呢?
朵:大部分能消除,。我是寄希望于這一次改型,。
主持人:還是有點底氣不足呢,?
朵:外形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主持人:對,。
朵:大家使用一段再說吧!這此他們把外形也改了一下,,也槍族化了?,F(xiàn)在我心里踏實。
主持人:在采訪結(jié)束之后,,朵英賢院士指著我們采訪提綱上“中國槍王”這四個字對我們講,,能不能把“王”這個字去掉。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始終認為95式槍族是一個團隊智慧的產(chǎn)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相信一個真正的槍王,,一定要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考驗,,要經(jīng)過血與火的洗禮,才能夠得到加冕,,而他并不期待看到戰(zhàn)爭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