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Jason Jean: 孔子學院的洋學生眼中的中國
發(fā)布日期:2013-08-26 閱讀次數:
供稿、攝像:黨委宣傳部 趙琳
中國妻子讓他結緣“中國”
Jason Jean是薩大孔子學院的一名洋學生,,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小伙,,同時也是薩大社會學專業(yè)在讀博士生。據Jason介紹,,加拿大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其實非常有限,。他從小在薩斯喀徹溫省的一座小城鎮(zhèn)長大,從沒見過中國人,。盡管中國人會在當地開餐館,,但本地人很少會去那里,也很少有機會跟他們交談,。
直到兩年前他在薩大社會學系攻讀博士時結識了同班同學,,也是他現在的妻子---義熙(音譯)。義熙是Jason見到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從那時,,他才真正的開始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
Jason有很多朋友對漢語和中國文化感興趣,。他把義熙帶來的時候,,朋友們都非常驚喜。不管是朋友還是家里人都認為她既聰明又漂亮,,非常喜歡,。但對于中國和中國文化,他們并不了解,。“我能感覺到加拿大人和中國人之間有一條文化鴻溝,,我們需要跨越,這也是我要學習中文的原因,。比起之前參加的中文班,,孔子學院提供的課程更加系統(tǒng)全面,可以學到更多知識,,而且學費也更便宜,,所以我選擇了薩大孔子學院的中文班。”
學“中國禮儀”竟忘了時間
Jason介紹道,,現在班里只有3個學生,,除了他外還有來自肯尼亞的工程師Leiken、加拿大新聞頻道記者John,。盡管人很少,,他們還是可以相互幫助。任課老師是北京語言大學派來的對外漢語教師張燕燕,,她會教給他們中文發(fā)音,、很多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各種中國菜名還有中國的禮節(jié)。
談到張老師,,Jason說:“張老師真的很喜歡教我們漢語和中國文化,。她很忙,但總是充滿活力,。我們的課是從晚上7點到9點,,我們每次上課都非常興奮,經常忘了時間,,因為她總是想教給我們更多的東西,。平時,她還經常邀請我們去她家打乒乓球,。我們都很喜歡她,。”
Jason在孔子學院已經上了四個階段的課,每階段有10次小課,,持續(xù)10周,。學習的內容有:漢字、繪畫,、發(fā)音,、在文化方面,學習了怎樣按照中國習俗待人接物,。Jason說:“比如在飯桌上,,別人沒有拿起筷子,你不能先拿,,要有禮貌,。”中國人比加拿大人更注重禮節(jié),也更謙虛,。“如果你夸一個人,,‘你真棒’。加拿大人會說Thank you, Awesome, You too ,I know,,但中國人會說‘哪里哪里’,。”說到這里,Jason還雙手抱拳作揖,,令人忍俊不禁,。
“洋會長”當上大總管
去年12月,孔子學院成立了中國文化協會,,出乎意料的是,加拿大小伙Jason被選為第一屆會長,。他說:“這個協會也歡迎中國人參加,,但我們會防止它變成中國人的圈子”,。這也是為什么孔子學院會選擇外國人當會長的原因。我們試著將中加兩國學生融合在一起,,這樣我們這個協會可以做的更好,。”
當時孔子學院喻院長選中他,不僅因為他是外國人,,也因為他在校學生會擔任過三年副主席,,有著豐富的社團經驗,而且對中文很有興趣,。“喻院長給協會制定了很高的目標,,我要做的就是帶領會員努力去實現”。
Jason認為加拿大人還沒能真正的領悟到到中國文化的精髓,。比如他們嘗試設計一些口號去做宣傳,,但加拿大人并不能理解這些口號的意思,這就是一條巨大的文化鴻溝,。
“洋會長”上任后設想了許多吸引人了解中國的方案,,最成功的環(huán)節(jié)當屬“游戲之夜”Jason介紹道,每次活動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卻可以吸引很多人,,參加的人加拿大人居多,,也有中國人。一般玩的都是中國的傳統(tǒng)游戲,,比如中國象棋等,。“效果非常好,每次都會有幾十人去參加”,,談到成功的項目,,Jason很驕傲的補充道“每次玩游戲,我們都會忘記時間,,直到有人提醒”,。
不過所有的環(huán)節(jié)也并不是都會有鮮花和掌聲,“電影之夜”就顯得冷清許多,。雖然每次會放極具中國特色的功夫片還是門可羅雀,,不過,Jason觀察了幾次后也找到原因,,“我們每次在晚上放映,,如果改在下午應該還是會有比較高的人氣。”
談到將來協會的發(fā)展,,Jason說:“希望通過我的參與,,協會可以永久的發(fā)展下去。我們現在有30個會員,,我想吸引更多的人對這個社團感興趣并加入我們的隊伍,。然后再成立一個規(guī)范化的管理小組,,不斷給這個組織補充新鮮與活力。
九月,,當加國迎來漫天紅葉的時候開學的時候,,也是一年一度的開學日。所有的協會都會在校園中擺攤宣傳,,此時也是協會最佳的宣傳機會,。Jason和中國文化協會的干事們會忙碌地穿梭于校園的各個角落,為的就是將一份中華文化的情懷在這片土地上傳播開來,。
尾聲:“洋會長”有個“教授夢”
比起非洲的漢語熱,,加拿大現在學漢語的人還不是很多,對于這個現象,,Jason談了兩點原因,。一是因為加拿大人從美國得到了很多關于中國的負面消息,比如中美關系不佳等,。他們會看很多美國的電視節(jié)目,,但很少看中國的。不過Jason也補充道,,加拿大人是很友好的,,對中國人沒有敵意,只是缺乏了解,。
另外,,當地華人之間很容易形成一個小圈子,甚至在薩大都能形成一個中國人的圈子,。“我們學校有很多中國學生,,他們見面會互相打招呼。我們很難認識他們,,因為他們覺得英語很難,,所以喜歡用中文交流。這樣就產生了距離,。“雖然有圈子不是壞事,,但這就會導致中加兩國人民無法進一步了解。”
在Jason眼里,,在薩斯卡通有很多的中國人,,但他們的影響力卻不大。他們會給同胞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比如建很高的樓,,但是加拿大人就不會。
“我是一個外國人,,對漢語和中國文化有強烈的興趣所以我堅持下來”,。而Jason的朋友Leiken學中文是為了回肯尼亞后有助于事業(yè)的發(fā)展,。他表示,,如果我和妻子將來有了孩子,,我希望他能懂中文。所以我想學更多的中國文化,,而且跟我研究的領域也契合,。未來,Jason和妻子義熙都有著清晰的規(guī)劃,,成為大學的教授,,繼續(xù)傳播中華悠遠厚重的文化精髓。